•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609

No.609_Jun-11-20
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609 預覽

  • 財訊觀點

    只把保戶當成提款機?

    財訊觀點 Wealth Viewpoint只把保戶當成提款機?台灣人愛買保險,集保公司董事長林修銘曾經分享過一個有趣現象。根據他們做的一項年輕族群投資工具大調查,結果發現,年輕人(尤其是畢業不久的新鮮人)第一個購買的金融投資型產品,幾乎都是保險;原來,「很多學生畢業後一時找不到工作,就先去當保險經紀
      03:16
  • 國際名家專欄

    劍指中國的問責法利大於弊

    國際名家 專欄劍指中國的問責法利大於弊魏尚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與經濟學教授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本文獲Project Syndicate 授權在台獨家刊載二○二○年五月二十日,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 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Companies Accountable
      07:34
  • 老謝看世界

    台灣準備擁抱初升段

    老謝看世界 專欄台灣準備擁抱初升段謝金河/《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老謝看世界》節目主持人,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日前應黃日燦大律師之邀,到他召集的「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與近二十位國內知名的企業界領袖餐敘,不過他說「沒有白吃的晚餐」,要我談一個題目──「台灣產業的後天」,我心想,我也不
      11:51
  • 財訊專欄

    協助員工創業的加乘效益

    于卓民 專欄協助員工創業的加乘效益于卓民/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企管博士,具擔任多家公司獨立董事經驗老闆面臨的挑戰很多,其中之一是培養多年、表現出色的員工要離職創業。由於新事業一定與員工的工作經驗相關,因此極可能成為公司的競爭者。為了降低對快遞業者的依賴,亞馬遜在二○一九年鼓勵員工離
      03:16
  • 財訊專欄

    華爾街大反彈之後⋯

    楊 森 專欄華爾街大反彈之後⋯楊森/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財信出版總編輯、《財訊》雙週刊總主筆、顧問一九一八年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大流行,一九二九年之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一九六八年迄今最動盪的社會騷亂,似乎足夠構成一場完美的金融風暴。不過,資本市場自有看法。全球股市第一季在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暴跌,三月中下旬
      06:58
  • 財訊專欄

    資本市場升級決定產業前景

    陳春山 專欄資本市場升級決定產業前景陳春山/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專任教授、花旗銀行獨立董事、櫃檯買賣中心董事台灣過去七十年的經濟發展,是持續產業轉型與資本市場升級的成果。台灣在二○○○年之後,經濟表現略顯遲滯,經濟發展進入高原期、國民平均所得未有大幅成長,主要的原因是產
      03:27
  • 財訊專欄

    金管會的新氣象與新試煉

    林坤正 專欄金管會的新氣象與新試煉林坤正/數位金融研究生悠遊卡控股公司董事、PayEasy 康迅數位創辦人、台新銀信用卡業務主管金管會前主委顧立雄兩年八個月任期,鐵面金融監管,裁罰二五六案,專打老虎,高額罰金,多位經理人停職歷年僅見;同時開啟金融創新,如監理沙盒、純網銀、開放銀行、支持FinTech
      03:24
  • 財訊專欄

    晶片身分證的木馬危機

    黃哲斌 專欄晶片身分證的木馬危機黃哲斌/新聞工作者、自由撰稿人政大新聞所碩士,曾任記者、編輯、新聞網站主管;目前網路活動地點是Medium 及Twitter,帳號都是Puppydad以下三則新聞,反映台灣當前迫切危機——署名「蔡魯蛇」的駭客,攻破總統府資訊網路。曾任職國安會的吳怡農,公開指出台灣政府
      06:57
  • 財訊專欄

    財富小學堂

    漫畫財經 Comics財富小學堂
      00:08
  • 投資雷達站

    看懂興櫃防疫股飆風的炒作陽謀

    今年興櫃市場因為防疫股,一共觸發十六次熔斷機制,暫停交易。在這股瘋狂飆漲之後,興櫃市場五月成交值暴增數倍,總市值也衝上五千億元。
      09:18
  • 投資雷達站

    燦坤還保得住3C通路龍頭?

    投資雷達站 Investment Probe 三年換了三個董座 轉型失利陷困境燦坤還保得住3C通路龍頭?文/林苑卿國內3C通路市場的龍頭今年會換人做嗎?在去年仍是營收第一大業者燦坤的最新股東會年報中,條列的二○二○年營運重點,大多數都圍繞在強化OM O(線上與線下融合)。顯示在歷經轉投資虧損、多角化
      02:33
  • 新聞焦點

    資產估值改變 台灣股匯雙漲可期

    國際政經利空不斷,股價卻強勢表態,就連大空頭高盛都認錯。現實上,超低利率已經改變風險資產的定價結構,拉高本益比,台灣將出現股匯雙漲行情。
      09:30
  • 新聞焦點

    罷韓寫歷史 重新翻轉台灣政治秩序

    高雄市長韓國瑜成為台灣第一個被罷免的縣市首長,創下台灣政治史的新紀錄,對台灣政壇及社會帶來巨大意涵,影響將極為深遠。
      08:37
  • 新聞焦點

    國民黨跟著韓國瑜擺爛 泡沫危機加劇

    四個月前,國民黨在總統與立委選舉中大敗,還沒來得及止血就面臨史上第一遭罷免案,黨內對失去高雄似乎已有心理準備,但改革步履卻依然蹣跚。
      06:29
  • 新聞焦點

    改變徐國勇政治命運的兩班公車

    蔡英文第二任期政治列車啟動,差點錯過這班車的內政部長徐國勇,其實對於政治很淡然,他的人生沒有按照規畫去走,其中,有兩班公車就是改變他人生劇本的關鍵。
      09:27
  • 封面故事

    壽險業生死關

    近20 年來,壽險業資產規模每年以13.8%的複合成長率暴增,挾著台灣保戶託付的數十兆元資產,風光錢進海內外,看似金流橫溢,實已病入膏肓。3 月股災便是最好的試金石,數家壽險公司淨值暴跌、落入留校察看區,甚至有被接管的可能。2020 年無疑是壽險產業生死關鍵年,全民有6000 萬張保單又該如何應對?
      14:57
  • 封面故事

    新壽重押較低評級債 曝險逾三千億

    第一季的股災讓新壽淨值從去年年底的一一四八億元,將近腰斬至六六八億元,淨值比也跌到二.三三%,新壽又踩到什麼地雷?
      09:20
  • 封面故事

    宏泰賣祖產續命 填不了虧損大洞

    近七年來宏泰人壽持續虧損,現金增資金額不到二十億元,靠著用土地作價、處分不動產,勉強撐起淨值和資本適足率。長期瀕危的宏泰人壽,這次會淪為被接管壽險嗎?
      05:32
  • 封面故事

    苦日子來了 壽險股還能買嗎?

    疫情期間引發的全球股災一度讓壽險業損失慘重,各國祭出的寬鬆貨幣政策,又將讓壽險業的利差縮小,使得投資人對壽險業前景更加憂慮。到底壽險業值不值得投資呢?
      09:01
  • 封面故事

    保費漲定了 怎麼買最划算?

    因為三大新制即將上路,讓保險市場近期買氣旺起來。但其實商品早有三大變化,保戶在跟風搶購補買之前亦應審視既有規畫,現在該怎麼買才對?
      09:27
  • 企業人物

    馬來西亞首富搭橋 丸莊第四代的百年新舞台

    丸莊醬油第四代莊偉中,助老品牌開專賣店、網路銷售、成立觀光工廠、百分百台灣黑豆契作,赴中國設廠,推動老牌轉型不斷壯大。
      09:28
  • 產業動態

    精誠三個策略進取全球 挑戰千億市值

    政府將資安列為戰略核心產業,連帶拉抬各界對台灣軟體實力的重視。精誠身為台灣資訊服務業龍頭,此時的策略是:重新定位資訊服務,跟著台商走出世界。
      10:20
  • 產業動態

    台灣下個十年的大機會:智慧城市

    今年開始,西門子正在推動智慧城市四.○,他們發現智慧城市、電動車、自動駕駛,和完全無汙染的氫能源,將是台灣未來十年的重要議題。
      09:24
  • 特別報導

    5G兆元錢潮 4波接力賺10年

    5G上兆美元的商機,不是美、中等大國的專利,在10 個領先發展5G國家中,台灣在關鍵設備與材料的製造能力,都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為未來美、中的5G科技戰火中,最佳的幕後軍火供應商。
      11:46
  • 特別報導

    呂正華:衝刺新應用 催化投資潮

    搶下全球5G商機,政府將透過修訂新法規,以及從應用面協助產業測試未來環境,累積足夠解決方案的能量,吸引更多廠商進場。
      09:15
  • 特別報導

    全球淘金潮 「賣鏟子的」搶先賺

    今年隨著5G布建日漸完備,受惠產業湧現,台灣專門聚焦5G的基金相繼上市。投資人在面對不同的選擇時,可先從基金配置的國家、個股著手,抓住最關鍵的5G投資機會。
      08:41
  • 特別報導

    5G新基建概念股 誰最有料?

    疫情趨緩,各國政府開始拚經濟,而其中最受重視的,莫過於5 G相關的新基礎建設。尤其,業者擔心疫情今年冬天可能捲土重來,紛紛提高庫存,使得相關公司股價轉強。
      07:56
  • 金融圈動向

    各國競推數位資產 台灣國家隊在哪裡?

    愈來愈多國家從ICO浪潮中,看見區塊鏈技術的更多可能,台灣對於相關產業長年的被動監理,翻轉的時刻或許到了。
      09:28
  • 地產特報

    四大商機加持 青埔南崁蛋白區升級

    環球購物中心在桃園的第三家分店,即將於明年開幕;不畏武漢肺炎疫情,加碼投資,其實是因為看中桃園四大商機。
      08:28
  • 智慧城市

    台灣科技力 打造智慧防疫三部曲

    除了製造口罩,台灣可以趁這次疫情發揮強大的科技力,讓全世界看到更多健康方面的智慧應用。
      06:05
  • 透視大中華

    李克強洩天機 習李矛盾藏不住

    李克強的任期剩下兩年多,雖然深知無法力挽狂瀾,但至少圖個清名走人。剩下的日子,李克強肯定會更大膽說自己的話,與習近平的矛盾只會更加表面化。
      06:32
  • 國際瞭望

    索尼要用AI幫集團強化金融體質

    索尼決定將旗下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收編為子公司,藉此穩固經營基礎,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科技強項,推出更多創新的金融服務,有助於集團永續經營。
      06:17
  • 國際瞭望

    標榜遠距服務 日企翻漲變飆股

    武漢肺炎讓民眾不外出上班、上課、看病,雖然諸多不便,卻也發現許多遠距服務已經到位,疫情改變大家的習慣後,未來還可望有更多新應用出現。
      06:06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沙國政府基金 撈底還是踩雷?

    沙國規模三二五○億美元的政府基金,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濟之際,四處大撿便宜。但有鑑於該基金過去投資紀錄的毀譽參半,分析家普遍對收購成效保持觀望。
      12:16
  • 生技線上

    重啟經濟 抗體檢測商機強強滾

    武漢肺炎病毒有可能會「流感化」,而各國邊境解封出入境也恐要求抗體檢測證明,未來的市場規模只會愈來愈大。
      12:28
  • 藝術投資

    古董收藏慢經濟 亂世裡低吟

    在藝術市場面臨空前低迷的此時,一家新的拍賣公司「允臧齋」成立,為這個黯淡的大環境,點亮希望的火炬。
      05:13
  • 財訊書房

    把資源變成資本的新經濟時代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有兩個一體兩面的特性,即原子化和商品化。家庭功能衰減的同時,所有的需求皆能透過在市場上向他人購買而滿足。
      07:00
  • 名家看投資

    不能被壓縮的台灣價值

    名家看投資 Column不能被壓縮的台灣價值吳嘉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AIA Wealth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二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進入冷戰,這是大局。然後,剛剛建立政權的中共透過韓戰與美國打了一仗,向蘇聯表態交心,站在蘇聯這邊。於是,美國與中共建交的盤算整個落空,轉而加強與中華民
      03:35
  • 名家看投資

    美股轉多 台股有望挑戰新高

    名家看投資 Column美股轉多 台股有望挑戰新高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獵豹財務長部落格板主武漢肺炎持續肆虐,全球經濟三月開始因封閉後急速轉劇,首季經濟成長率開始出現負成長,最新公布的美國第一季經濟成長年率負五%,創二○○八年第四季以來最差,預期第二季仍將持續下墜。各國政府面臨經濟萎縮壓力,被迫逐
      03:38
  • 名家看投資

    年年是好年的操盤神力

    名家看投資 Column年年是好年的操盤神力張達文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曾任投信總經理賭王有電影上的與真實的兩種,何鴻燊是真實的賭王,他開賭場,但自己不好賭,以賭王之江湖地位,常勸人不要賭;但喜賭之人總「自以為」也許有一天能像電影中的周潤發一樣好運、厲害,但那是電影神話。人生抱持樂觀的態度不是壞事
      03:19
  • 名家看投資

    何時賣股是門大學問

    名家看投資 Column何時賣股是門大學問張智超創富創投董事長第十屆證券金彞獎得主全球政府降息與持續擴大QE(貨幣寬鬆政策),並推行各類振興政策下,讓市場資金充沛,導致這波股市反彈速度又快又急,主要股市已經從底部反彈超過三成,許多投資人面對這急速反彈的市場,出現究竟該賣股還是該買股的疑惑?股市有句俗
      03:40
  • 數字看投資

    經濟數據報喜 美股迎接燦爛六月天

    失業率意外降低,再加上重啟經濟推升樂觀情緒,六月至第三季將有一段行情,投資人可審時度勢,等待拉高之際斟酌調節。
      10:04
  • 雙週話題

    政府利多神助攻 觀光股開香檳

    後疫情時代,「好想出去玩!」是所有人的心聲。振興3倍券催出觀光股大利多,即將迎來國旅爆發潮,谷底翻升的觀光產業,又有什麼樣的契機?
      09:24
  • 雙週話題

    振興國旅 飯店股上演煙火行情

    被疫情折騰了幾個月之後,飯店股因為國內旅遊解封,外加振興券即將發放,股價展開反彈,不過,反彈內涵差異頗大,四檔指標股說分明。
      06:31
  • 雙週話題

    苦等報復性消費 餐飲股終於笑了

    揮別門可羅雀的情景,餐飲業再現久違不見的人潮,具競爭利基與殖利率概念的餐飲股,將有機會脫穎而出。
      05:41
  • 中港股市

    香港被關門 外資出走只會更加速

    匯豐香港的負責人被迫表態支持香港國安法,各路外資看在眼裡,加速出走只是一條不歸路。百年大運,接近結束,投資人要盡速調整部位。
      07:22
  • 財經指標

    今年4 月批發業營業額年減率1%

    今年4 月批發業營業額年減率1%根據經濟部統計,今年4 月的批發業營業額為8239 億元,年減率1%;零售業營業額為2778 億元,年減率10.2%;至於餐飲業營業額為479 億元,年減率22.8%,顯示武漢肺炎疫情對零售業及餐飲業的衝擊不小。若就4 月的批發業營業額來看,建材、布疋及服飾品、化學材
      08:04
  • 吃遍全世界

    香辣異酸的雲貴美味

    吃遍全世界東京松島 中國少數民族料理專門店香辣異酸的雲貴美味(本專欄隔期刊出)楊怡祥本業醫師,縱情的美食家喜愛周遊美食殿堂,探索大千萬種的美味Information松島地址/日本東京澀谷區上原1-35-6 B1電話/ 03-6416-8059中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以漢人為主,少數民族約占全國總人口
      07:17
  • 威士忌狂想曲

    「卡卡的」線上品酒會

    威士忌狂想曲杯觥交錯、人際交流的樂趣沒了「卡卡的」線上品酒會(本專欄隔期刊出)邱德夫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 協會終身會員、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前理事長以提升並推廣品酒文化為終身職志。歡迎討論,請寄至chiutefu@gmail.com過去的每日清晨,我固定上美國約
      06:44
  • 音樂流域

    下廚偶得

    音樂流域簡單工具成就家常滋味下廚偶得(本專欄隔期刊出)馬世芳廣播人、文字工作者著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等這幾年愈來愈常在家下廚,做的當然都是家常菜。自己想吃什麼,上網找找食譜,覺得做得出來就試試看,成果居然多半不錯。一旦做菜愈來愈稱手,能吃的館子也就愈來愈少了。既然
      07:14
  • 特別報導

    來趟西班牙舌尖小旅行

    不能出國旅行的季節,3道在台灣也能簡單料理的西班牙小菜,帶你在味覺上展開一趟從巴塞隆納到格拉納達的大城小鎮之旅。斟上一杯白酒,聽著佛朗明哥音樂,坐享一個異國情調的日子。
      10:26
  • 現場目擊

    郭董為了一個馬桶 豪擲10億也願意

    現場目擊 WITNESS郭董為了一個馬桶 豪擲10億也願意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把事業董座交棒給劉揚偉之後,今年上半年,郭台銘經常出入地方,不是鴻海的土城總部,而是位在台北市芳蘭路的永齡生醫館,也就是他旗下永齡健康基金會的辦公室。事實上,近年來郭台銘將重心放在生醫事業並不是新聞,但較不為人知的是,目前讓
      01:52
  • 現場目擊

    轉型商辦遭疫情攪局 世貿三三慘遭解約

    轉型商辦遭疫情攪局 世貿三三慘遭解約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精華地段國貿大樓內的世貿聯誼社,五月中旬宣布三十四樓的中餐廳歇業後,隨即由漢來集團承租;反觀世貿三三(原世貿聯誼社西餐廳)轉型命運卻相對坎坷,從去年十月至今只能空置,還因疫情慘遭「解約」。世貿聯誼社去年四月宣布退出婚宴市場後,原本規畫三十四樓仍做餐
      01:54
  • 現場目擊

    高啟全任緯穎獨董踩紅線?外資報告急轉彎

    現場目擊 WITNESS高啟全任緯穎獨董踩紅線?外資報告急轉彎華亞科前董事長、現任中國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董事長高啟全,被提名為緯穎的新任獨立董事候選人,並將在緯穎六月十五日股東會進行改選確認。緯穎近兩年積極爭取臉書、微軟、亞馬遜等供應鏈客戶,美系客戶的占比高達九成以上,成為台灣伺服器供應商的龍頭,
      01:52
  • 現場目擊

    除菌劑是新金雞 正露丸製造商股價大漲

    除菌劑是新金雞 正露丸製造商股價大漲喇叭標幟的正露丸在台灣幾乎無人不知,在日本止瀉藥市場占有率也高達近五成。製造商大幸藥品公司從今年初以來,股價漲幅達到一一二%,不過功臣不是招牌商品正露丸,而是十五年前投入的新商品——可釋出低濃度二氧化氯的消臭除菌劑加護靈(cleverin)。儘管擁有百年歷史的正露
      01:58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32

    2025-03-2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4

    2025-03-2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3

    2025-03-1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1

    2025-02-1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0

    2025-01-22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29

    2025-01-16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28

    2025-01-0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27

    2024-12-1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26

    2024-12-0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25

    2024-11-21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39

No. 2339

2025-12-14

$ 268 元
商業周刊 - No.1951

No. 1951

2025-04-07

$ 120 元
今周刊 - No.1476

No. 1476

2025-04-03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15

No. 1015

2025-04-02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20

No. 0820

2025-04-02

$ 153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46

No. 2346

2025-04-02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65

No. 0665

2025-04-02

$ 99 元
商業周刊 - No.1950

No. 1950

2025-03-31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62

No. 0962

2025-03-29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45

No. 2345

2025-03-28

$ 268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34

No. 0734

2025-03-27

$ 119 元
今周刊 - No.1475

No. 1475

2025-03-27

$ 99 元

企業 & 財經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39

No. 2339

2025-12-14

$ 268 元
商業周刊 - No.1951

No. 1951

2025-04-07

$ 120 元
今周刊 - No.1476

No. 1476

2025-04-03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15

No. 1015

2025-04-02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20

No. 0820

2025-04-02

$ 153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46

No. 2346

2025-04-02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65

No. 0665

2025-04-02

$ 99 元
EMBA雜誌 - No.0464

No. 0464

2025-04-01

$ 175 元
遠見雜誌 - No.0466

No. 0466

2025-04-01

$ 150 元
智富月刊 - No.0320

No. 0320

2025-04-01

$ 129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24

No. 0224

2025-04-01

$ 330 元
經理人 - No.0245

No. 0245

2025-04-01

$ 1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