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750

No.750_Nov-06-25
✰✰✰✰✰本月最殺~訂一年26期加碼再送一年26期,一共52期只要2280元,平均一本不到44元。✰✰✰✰✰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750 預覽

  • 財訊觀點

    愛也需要風險管理

    財訊觀點愛也需要風險管理今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隨著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近年來遺贈稅收持續增加,二○二四年創下七三○.九億元的歷史新高;另在不動產移轉方面,繼承與贈與的件數占比也逐年走高,二二年以後的繼承件數占比更已突破二○%。從以上兩個指標不難發現,台灣即將進入「資產世代交
      03:13
  • 老謝看世界

    川普亞洲行的新風向

    老謝看世界川普亞洲行的新風向《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十月下旬,全球政治的焦點在亞洲,主角是美國總統川普,配角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點是韓國慶州舉行的APE 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但最後聚焦的是在釜山的「川習會」,這一場「川習會」相隔六年,兩個人已是晉七望八,大
      11:18
  • 財訊專欄

    全球資產負債表失衡的四種情境

    全球經略全球資產負債表失衡的四種情境楊森/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財信出版總編輯、《財訊》雙週刊總主筆、顧問本專欄由楊森、施俊吉、印和闐輪流執筆十月中旬國際貨幣基金( I MF)年會,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指出,過去一年不確定性急遽上升,然而全球情緒依然穩定,顯示焦慮與韌性同時並存。焦慮主要反映對AI科技快速演變
      07:28
  • 股海祕辛

    外資大幅調節仍漲 台積電誰買上去?

    自台積電突破一千兩百元再創新高後,外資機構便開始調節。但台積電還是從一千兩百元大漲至一千五百元,市值增加九兆元。背後買家到底是誰?
      09:39
  • 投資雷達站

    領息不領漲 高股息ETF不香了?

    台股強勢帶動市值型ETF身價水漲船高,反觀高股息ETF雖然規模仍有成長,因為股價漲幅落後於大盤,造成資金持續流出,讓投資人最重視的配息能力備受考驗。
      06:37
  • 財訊專欄

    複製青蛙開啟的奇幻之旅

    生醫大未來複製青蛙開啟的奇幻之旅黃彥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台灣幹細胞學會常務理事本專欄由黃彥華、吳漢章、吳明賢輪流執筆二○一二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英國爵士約翰.戈登教授,於上個月辭世,享耆壽九十二歲。戈登爵士是一位傑出的發育生
      03:40
  • 財訊專欄

    一窺電商景氣的關鍵指標

    數位攻略一窺電商景氣的關鍵指標林原慶/未來流通研究所共同創辦人歷任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商業發展研究院本專欄由林原慶、劉世偉、鄭勝丰輪流執筆雙十一檔期再度登場,除了消費者最關注的電商折扣大戰外,逐年攀升的物流配送壓力,更是業界專家謹慎備戰的焦點。「人均包裹數量」不僅是衡量物流產業運能負載與運
      03:30
  • 財訊專欄

    毛小孩睡飯店的商機

    企業進化論毛小孩睡飯店的商機王劭仁/宜諾管理顧問執行董事香港理工大學酒店觀光管理博士、國際精品飯店與米其林餐飲經營者本專欄由王劭仁、楊曉文、蔡鴻青、徐志強輪流執筆為什麼要談毛小孩?其實原因很簡單,毛小孩不只是寵物,牠們是家人。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的?還有,數字不會騙人。根據Future MarketI
      03:41
  • 財訊專欄

    家族辦公室:讓家族跨越百年

    網際最前線家族辦公室:讓家族跨越百年林坤正/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王道銀行、夠麻吉董事、政大商學院產業博士班(DBA)博士候選人本專欄由林坤正、徐挺耀輪流執筆今年十月,我參加「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其中有一場關於「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的座談,給了我極大的
      07:08
  • 財訊專欄

    數據無法呈現的AI未來

    島嶼新航線數據無法呈現的AI未來顏擇雅/作家、出版人曾獲專欄寫作金鼎獎,九歌年度散文獎,並憑《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一書獲頒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本專欄由顏擇雅、周思齊、野島剛、陳亮恭輪流執筆近日美國有個新聞,可讓我們好好想一下AI未來的非經濟層面。不少上班族接到小孩傳來照片,顯示家裡來了一個流浪
      07:23
  • 新聞焦點

    參透華府訊號賴政府鎖定「川友友」

    台灣積極經營對美關係,除了持續強調將擴大對美投資、提高國防預算,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也透過各種管道宣傳溝通,讓川普身邊的「MAGA圈」認可。
      06:46
  • 新聞焦點

    縣市長初選殺紅眼民進黨陷分裂危機

    備戰二○二六年選舉,賴清德團隊的目標是鞏固南部縣市,再將力量外溢到中部與北部,接著在二八年總統大選力抗藍白。但高雄、台南市分裂嚴重,初選後能否整合將是大問題。
      05:49
  • 新聞焦點

    AI熱潮延燒三招投資換股不下車

    在FOMO情緒下,大型科技公司齊步調高資本支出,AI仍為投資人標配,股價漲高可以降低持股比率調節風險,或採用三種方式換股不下車
      10:01
  • 新聞焦點

    黃仁勳串聯三星、海力士決勝HBM

    韓國兩大記憶體廠三星電子、SK海力士近來風光滿面,靠著HBM大賣,獲利雙雙創高;加上AI兩大巨頭奧特曼及黃仁勳先後到訪,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09:14
  • 話題人物

    山本由伸投出世界最強

    協助道奇隊連續兩年拿下世界大賽冠軍,被日本媒體形容為「完美主義的怪物」的山本由伸,如何靠著過人的毅力和心理素質,寫下一頁傳奇?
      09:09
  • 特別報導

    高技獨家專訪董事長張景山:3年後的訂單,我們準備好了!AI底層造浪者

    高技,從一家深耕台灣製造的小型PCB廠,一躍而成國際雲端客戶不可或缺的AI伺服器PCB核心供應商。法人稱其為從底層技術開始造浪的公司,而高技的成功故事,也印證台灣PCB產業的靈活應變與技術底蘊。
      11:16
  • 特別報導

    欣興技術突圍 兩年後挑戰二微米

    欣興電子從黨營事業改制三十六年後,默默成為全球最大的SAP載板廠;這一家台積電先進封裝的關鍵合作夥伴,是如何拉開和陸廠之間的距離?
      08:19
  • 特別報導

    技術力扳回一城 台灣高階PCB世界第一

    二○二四年,中資首度超越台資,成為PCB全球最大供應商;然而,隨著AI需求快速起飛,台廠挾著供應鏈的強大優勢,順利在高階PCB市場扳回一城,重新拿回龍頭地位。在今年的TPCA展上,連中資企業也不得不來台卡位,再次證明AI供應鏈核心,就在台灣。
      12:11
  • 特別報導

    中資高調挖角 兩岸PCB產業質變

    中國PCB龍頭廠勝宏科技十月臨時缺席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引來市場議論。業界推測兩岸挖角紛爭是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凸顯PCB結構性質變的正向發展。
      05:35
  • 特別報導

    PCB大升級 算力時代新贏家

    PCB半導體化的大商機,不再獨厚AI晶片,有高規PCB產能才有算力的新時代來臨,台商是最大受惠者。
      10:48
  • 話題人物

    楊泮池:產業發展像拼圖要先想好核心競爭力

    身負多個重要頭銜,產、學、醫、研都走在第一線的楊泮池,最新的任務是出任公益健康平台的召集人;從推動健康產業到公益,他都有宏觀的格局。
      09:05
  • 產業動態

    台塑三寶減持南亞科的背後盤算

    過去台塑四寶合力金援南亞科,如今三寶卻率先抽身,股權逐漸向南亞集中。一場牽動台塑集團未來版圖的轉型調整,似乎悄然展開。
      06:23
  • 產業動態

    鞋王張聰淵悄布局黃色小鴨轉攻營建

    鞋王張聰淵家族因曾登上台灣首富而聲名大譟,過去重心都放在中國,近來也悄悄返台布局,除了入主上市公司,還跨足房地產,第一站就選在台南。
      06:19
  • 封面故事

    燦爛的遺產好好分錢不傷感情

    台灣正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繼承浪潮,但無論是豪門世家或市井百姓,一紙模糊的遺囑、一筆偏心的贈與,往往點燃家族戰火,讓手足至親官司相對。家庭的財富,究竟該如何化為一份傳世的祝福?唯有深思熟慮,搭配專業的規畫,才能將遺產化為守護身後的遺愛。
      00:45
  • 封面故事

    羅淑蕾:人生瀟灑走一回 錢花完就沒煩惱

    卸下立委身分的羅淑蕾,回歸田園與畫布,一場家產官司,卻讓她年屆70 仍要親上火線;她如何轉化心態活出豁達?她又如何看待金錢與親情的糾葛?
      10:54
  • 封面故事

    善用4大工具 把你的錢留給心愛的人

    由於婚姻形態多樣化、人口高齡化,以及家族資產全球化,導致遺產處理愈來愈複雜。如何留下愛與祝福,而不讓遺產成為生者的痛,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課題。
      14:24
  • 封面故事

    從容面對人生最後功課 掌握5個步驟預立安心遺囑

    遺囑不能到死前才在交代身後事,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將三十年經驗濃縮成五步驟,讓人人都能輕鬆寫出屬於自己的遺囑,更是人生規畫的一部分。
      04:30
  • 封面故事

    大S驟逝啟示錄 重組家庭及早規畫守護摯愛

    大S驟逝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要及早安排身後事,畢竟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尤其現在再婚有孩子的情況愈來愈多,如何把財產留給心愛的親人,需要事先妥善規畫。
      05:45
  • 封面故事

    李鍾桂失智警示 誤踩監護地雷讓遺囑變調

    救國團前主任李鍾桂,丈夫是已故司法院前院長施啟揚,一般認為一定相當熟悉法律事務;但沒想到諸多規畫難以執行到位,身後龐大的遺產安排,也大幅變調。
      05:18
  • 封面故事

    手足繼承必考題 如何解開不動產賣不賣的僵局?

    兄弟姊妹共同繼承不動產,對於如何處置意見不一,往往對簿公堂,傷害手足之情。父母生前若能妥善安排,不但能保障自己不被子女拋棄,還能讓他們各自得到應有的照顧。
      05:35
  • 封面故事

    高資產族不可不知 從繼承到傳承的兩堂必修課

    不少家族企業缺乏完整的傳承規畫,當突發狀況發生,往往造成家族內部紛爭不斷。家族辦公室如何從細節著手,幫助家族守住家業,甚至維繫成員關係?
      08:19
  • 智慧城市

    智生活用科技力打造全方位社區服務

    身為社區智慧服務管理的第一品牌,智生活早已走進許多家庭,許多住戶的手機裡都安裝著這款App,裡面有一百種多服務,也讓物業、建設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
      08:59
  • 基金報報

    AI進入主動式ETF領航時代

    雖然市場對AI泡沫疑慮升溫,但專家認為發展仍處早期階段,且隨著企業將大規模導入,AI投資題材正從算力競賽走向應用落地,進一步改變產業與商業模式。
      06:17
  • 財訊論壇

    迎向AI盛世 投資人如何分享紅利?

    全球領先企業從IBM、艾克森美孚再到蘋果,如今已由輝達引領風騷。標普五百指數的成分股變化,清楚映照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也成為投資人長期資產配置的重要指標。
      06:22
  • 投資雙週報

    川習會背後的稀土經濟學

    名家看投資川習會背後的稀土經濟學吳嘉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AIA Wealth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本專欄由吳嘉隆、郭恭克輪流執筆)川普與習近平在韓國釜山的會談,是六年來兩人的第一次會面,美方在事前列出三大議題,分別是稀土、芬太尼毒品與大豆,中方原本想加入第四議題,就是台灣;但根據
      03:47
  • 投資雙週報

    記憶體將複製航海王狂潮?

    名家看投資記憶體將複製航海王狂潮?楊啟宏贏三富執行長北市大安社大二十年講師(本專欄由楊啟宏、張捷輪流執筆)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十月喊DRAM廠米缸見底,宜鼎簡董喊DDR5漲勢不見盡頭,都表達第三季錯賣DRAM的焦慮,威剛發難要將記憶體庫存從低檔約一百億元拉高回兩百億元,但面對搶貨的對手是雲端
      03:44
  • 投資雙週報

    把握電子業的第三波榮景

    名家看投資把握電子業的第三波榮景張真卿知名理財作家昕創投資執行董事、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本專欄由張真卿、梁憲政輪流執筆)一九九○年代全球迎來電子產業第一波的榮景——個人電腦,美國高科技公司紛紛成立,電腦、資訊和通信產業蓬勃發展。產業憑藉著創新帶動新的需求,美國的標竿公司有蘋果、微軟、IBM和英特爾等
      03:39
  • 投資雙週報

    光輝十月後 台股大漲小回

    名家看投資光輝十月後 台股大漲小回杜金龍曾任大華證券投顧董事長金彝獎證券及期貨傑出人才獎(本專欄由杜金龍、梁展嘉輪流執筆)一個月前,我的專欄標題是「台股光輝十月」,加權指數也確實拚上兩萬八千點,符合我規畫的波浪理論:主升段會走十三個月的多頭,直到明年四月,這一個部分沒有改變。最近的資訊可以強化我的論
      03:38
  • 中港股市

    軍工股將成陸股未來五年亮點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不提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意味政府對民營企業家的遠洋捕撈不會嚴格制止。多了「國防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字句,軍工股會是未來五年炒作的重點。
      09:21
  • 國際瞭望

    高市早苗外交首秀踏出穩健第一步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後,隨即展開的一連串外交行程,讓她獲得普遍的佳評;不過,以實務外交為重的高市,未來如何在複雜的地緣政治中保持平衡,仍是一大考驗。
      06:35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減肥藥錠劑成全球醫藥最熱戰場

    儘管減肥注射劑取得市場成功,但諾和諾德與禮來兩大藥廠已在大力布局口服減肥錠劑市場;據估計,從三○年起,錠劑將可占每年一千億美元減肥用藥市場的三分之一。
      13:16
  • 財經指標

    資通訊外銷亮眼 推升製造業景氣

    財經指標資通訊外銷亮眼 推升製造業景氣台經院公布9月分製造業景氣燈號,由於電子與資通訊產品需求續強,出口及外銷訂單表現亮眼,傳產部分也受到歐美與中國年底採購需求帶動,出口及外銷訂單減幅收斂,製造業廠商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較上個月樂觀,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自9.57 分增加至11.06 分,重新亮起黃藍燈
      07:46
  • 特別報導

    考驗出味與入味的湘菜

    飲食享人生(本專欄由楊怡祥、高琹雯、趙敏夙、邱德夫輪流執筆)香瓜元盅清甜無比 蒜炒臘肉煙熏味濃考驗出味與入味的湘菜楊怡祥本業醫師,縱情的美食家喜愛周遊美食殿堂,探索大千萬種的美味八○年代台北最知名且冠蓋雲集的湘菜館是台北市南京東路榮華堂,尤其是蟹斗最為叫座,至今香港福臨門自慢的焗釀蟹蓋仍不是其對手。
      07:22
  • 特別報導

    卑南族國寶級歌手的兩場演出

    影音驚歎號(本專欄由馬世芳、九號球、塗翔文輪流執筆)桑布伊 從國家音樂廳到池上稻田間卑南族國寶級歌手的兩場演出馬世芳廣播人、文字工作者著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等十月,一連看了兩場卑南族國寶級歌手桑布伊的演出。一場是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無界的疆域」,另一場是台東池上「秋
      07:37
  • 特別報導

    食農新創平台把好食變好生意

    8年來,好食好事基金會協助78家新創企業進入供應鏈,透過豐富的產業經驗與業界資源,嘗試在策略與執行之間補上缺口,將「好食」帶入生活的每個角落。
      07:02
  • 現場目擊

    新科工研院長張培仁 妙語點破量子力學玄機

    現場目擊新科工研院長張培仁 妙語點破量子力學玄機工研院日前舉辦《無限量:量子百年/創新紀元》專刊發表會,由上任才第二天的新任院長張培仁致詞。身為應用力學專家的張培仁,研究主題涵蓋微機電系統、電磁機械系統與超導體力學,對量子科技也毫不陌生,還當場分享了一個他在讀書時的小故事。他透露,就讀研究所時,就曾
      01:43
  • 現場目擊

    欣興曾子章獲獎 董娘丁華華低調現身

    欣興曾子章獲獎 董娘丁華華低調現身十月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展)期間,欣興董事長曾子章獲頒特殊貢獻獎,這是為表彰對產業與協會具深遠影響的領袖典範。當天,鮮少出席公開場合的董娘丁華華也難得現身,並上台獻花。丁華華畢業於世新廣電科,曾是採訪資歷逾二十年的醫藥記者。不僅對醫藥專業有深刻掌握,也
      01:44
  • 現場目擊

    「冰雪女王」周明芬助攻 南僑陳飛龍再圓上市夢

    現場目擊「冰雪女王」周明芬助攻 南僑陳飛龍再圓上市夢南僑集團旗下皇家可口於十月底股票掛牌上市,集團會長陳飛龍也完成心中多年來規畫的兩岸三家上市企業布局;其中的幕後功臣,當屬在南僑集團擔任陳飛龍核心幕僚超過三十年的皇家可口董事長周明芬。被暱稱「周媽」的周明芬原本是國中老師,出國進修返台後就進入南僑,從
      01:38
  • 現場目擊

    寶佳林家宏出手狙擊中工 下個獵物也鎖定?

    寶佳林家宏出手狙擊中工 下個獵物也鎖定?寶佳少東林家宏再度出手,近日中工股價在短短四個交易日內漲幅超過四成,關聯法人堡新投資一舉拿下逾一成持股,引發市場關注。寶佳挾著豐沛的資金,成為市場上的主要金主,多次參與各個重要戰役。過去林家宏看好金融股,曾介入台新金、永豐金及華票,後來捲入勞動基金炒股案,涉嫌
      01:54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49

    2025-10-2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8

    2025-10-0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7

    2025-09-2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6

    2025-09-1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5

    2025-08-2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4

    2025-08-1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3

    2025-07-3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2

    2025-07-1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1

    2025-07-0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0

    2025-06-19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商業周刊 - No.1982

No. 1982

2025-11-10

$ 120 元
今周刊 - No.1507

No. 1507

2025-11-06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7

No. 2377

2025-11-06

$ 268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50

No. 0750

2025-11-06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6

No. 1046

2025-11-05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81

No. 1981

2025-11-03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91

No. 0991

2025-11-01

$ 44 元
今周刊 - No.1506

No. 1506

2025-10-30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6

No. 2376

2025-10-30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80

No. 0680

2025-10-29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5

No. 1045

2025-10-29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5

No. 0835

2025-10-29

$ 153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82

No. 1982

2025-11-10

$ 120 元
今周刊 - No.1507

No. 1507

2025-11-06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7

No. 2377

2025-11-06

$ 268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50

No. 0750

2025-11-06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6

No. 1046

2025-11-05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81

No. 1981

2025-11-03

$ 120 元
智富月刊 - No.0327

No. 0327

2025-11-01

$ 129 元
遠見雜誌 - No.0473

No. 0473

2025-11-01

$ 15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91

No. 0991

2025-11-01

$ 44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31

No. 0231

2025-11-01

$ 330 元
經理人 - No.0252

No. 0252

2025-11-01

$ 180 元
EMBA雜誌 - No.0471

No. 0471

2025-11-01

$ 17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