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746

No.746_Sep-11-25
✰✰✰✰✰本月最殺~訂一年26期加碼再送一年26期,一共52期只要2280元,平均一本不到44元。✰✰✰✰✰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746 預覽

  • 財訊觀點

    「五樓就是偏鄉」

    財訊觀點「五樓就是偏鄉」住在台北市老舊五樓公寓的「阿嬌姨」,發現社區許多長輩因為沒有電梯,連要看醫生都不方便,於是拉著管委會主委挨家挨戶拜訪,遊說大家申請政府補助增建電梯。現年七十歲的阿嬌姨說,過程雖然辛苦,但如今公寓變華廈,老人家沒事也可以出門走走,而且住家坪數增加,既便利又增值,一切都值得。有趣
      03:06
  • 老謝看世界

    台灣要展現經濟大國思維

    老謝看世界台灣要展現經濟大國思維《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九月全世界的焦點都在中國為了紀念抗日勝利八十周年,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辦軍容壯盛的大閱兵,這場大秀肌肉的閱兵,迎來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的元首,真正陪在習近平身旁的兩位巨星,一位是俄羅斯的普丁,另一位是北韓的金正恩。美
      11:46
  • 財訊專欄

    委內瑞拉將成能源投資黑馬?

    全球經略委內瑞拉將成能源投資黑馬?印和闐/證券金融業工作者六年級生,做過證券研究與債券交易,也當過基金經理,曾在國外工作過本專欄由印和闐、楊森、施俊吉輪流執筆最近美國總統川普高舉反毒的大旗,懸賞兩千五百萬美元準備捉拿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隨後加碼至五千萬美元,理由是他銷售毒品,毒害美國人的身心健康。至
      07:32
  • 投資雷達站

    康霈三年翻倍登台灣五十震撼市場

    康霈二○二二年登錄興櫃,三年之內,從市值不到百億元的新藥研發小公司,擴大到近四千億元規模。為何市場獨寵它? 背後的市值管理成為市場焦點。
      06:30
  • 股海祕辛

    友華賣康霈暴賺三十倍財報大虧藏玄機

    友華生技轉投資康霈,賣股實現獲利逾二十億元,令人意外的是,友華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財務報表到底藏著什麼玄機?
      07:02
  • 股海祕辛

    承業醫營運穩步升溫 有望成醫材黑馬

    興櫃生技股股王禾榮科技準備掛牌,股價將突破六百元;同樣經營高階醫材的承業生醫,獲利穩定,未來比價效應可期,也獲得大戶青睞。
      05:41
  • 股海祕辛

    拆解可轉債操作 兩個月如何賺十倍?

    這兩年,在AI關聯公司帶頭下,台股出現難得的可轉債市場榮景;市場上有一群投資人透過新型衍生工具,竟出現十倍以上的報酬率。
      09:37
  • 財訊專欄

    亞洲CGT板塊新篇章

    生醫大未來亞洲CGT板塊新篇章黃彥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台灣幹細胞學會常務理事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CGT)市場復甦;二○二五年第一季已挹注超過五十億美元資金,其中北美獨占四十四億美元,亞太地區僅五億美元,少於整體十分之一。然而,若
      03:36
  • 財訊專欄

    防詐才能重建金融信任

    數位攻略防詐才能重建金融信任鄭勝丰/ Gogolook 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台灣數位信任協會常務理事,將台灣防詐技術與公私協力合作推向世界舞台本專欄由鄭勝丰、林原慶、劉世偉輪流執筆詐騙手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精準攻擊銀行與民眾。據今年 Veriff 公司的報告,近一年金融產業的詐騙攻擊量成長兩成,每二
      03:35
  • 財訊專欄

    誰是你的音樂長?

    企業進化論誰是你的音樂長?王劭仁/宜諾管理顧問執行董事香港理工大學酒店觀光管理博士、國際精品飯店與米其林餐飲經營者本專欄由王劭仁、楊曉文、蔡鴻青、徐志強輪流執筆從洛杉磯自駕到拉斯維加斯後,因為被提醒在沙漠中常常收不到訊號,所以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旅行團行程。在舒適的大保母車上,第一天播放的都是「懷舊但
      03:26
  • 財訊專欄

    穩定幣恐成台灣金融業海嘯

    網際最前線穩定幣恐成台灣金融業海嘯林坤正/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王道銀行、夠麻吉董事、政大商學院產業博士班(DBA)研習中本專欄由林坤正、徐挺耀輪流執筆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一場高舉大旗的陽謀,震天價響,讓世界措手不及。但真正的撒手鐧,卻是在今年七月十八日簽署的《天才法案》(GENIUSAct)。它沒有煙火
      07:11
  • 財訊專欄

    「終戰」與「抗戰」之爭

    島嶼新航線「終戰」與「抗戰」之爭顏擇雅/作家、出版人曾獲專欄寫作金鼎獎,九歌年度散文獎,並憑《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一書獲頒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本專欄由顏擇雅、周思齊、野島剛、陳亮恭輪流執筆北京九三閱兵,許多人解讀為中共往自己臉上貼金。但官方用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可見人民才是主體,誰在領導不
      07:22
  • 新聞焦點

    美中科技戰白熱化AI股估值大評比

    美中的AI大戰伴隨著科技戰,是一場馬拉松,也是國際政治舞台的連續劇。善於審時度勢的投資人將拿捏虛實,找出獲利之道。
      09:32
  • 新聞焦點

    揭開三商壽財報好轉下的待嫁難題

    三商美邦人壽待價而沽之際,卻傳出金管會將收緊過渡措施,頓時之間,買賣雙方心態急轉,一場攸關壽險經營與監理原則的角力正在上演。
      12:59
  • 新聞焦點

    柯文哲重回政治軸心 搶當反綠共主

    柯文哲重獲自由後驚句連發。九月八日的高調演出,不只再度凝聚了民眾黨支持者的信仰,對民進黨及賴清德毫不保留地批判,更讓他握有藍白合的絕對話語權,也順勢登上「反綠共主」。
      06:40
  • 新聞焦點

    派系逼宮後繼無力 柯建銘總召難撼動

    兩次罷免投票失利後,府、院、黨都進行改組,民進黨立院黨團卻欲振乏力;面對外界期待柯建銘退居二線,連賴清德親自溝通也無法解決。
      06:37
  • 話題人物

    金牌運動部長李洋:我是樂於挑戰的人

    5月下旬,剛到國體大教書的李洋突然接到卓榮泰邀約「聊天」的電話,沒想到閣揆當場邀他主掌新成立的運動部。凡事全力以赴的李洋,新官上任前已經提出了6大施政方針。
      09:19
  • 特別報導

    新蘋果鏈成形透視庫克謀略

    蘋果正式宣布將在美國打造可獨立運作的半導體供應鏈,同時,印度iPhone 組裝今年正式取代中國,可全系列製造iPhone。隨著相關廠商都宣布加碼美國和印度,一條串聯美國和印度的新iPhone 供應鏈正在逐步浮現。
      12:53
  • 特別報導

    蘋果AI潛布局 以慢打快的盤算

    當全球雲端大廠都忙著投資AI、訓練模型,蘋果卻遲遲未見大投資上場,也因此被資本市場質疑。但也許,在旁觀戰有機會賺得更多。
      05:44
  • 特別報導

    蘋果新機大改版 台廠喜迎旺季商機

    更薄、更聰明的iPhone 17 亮相,升級處理器、鏡頭、觸控、聲學、PCB等零組件。在蘋果降低紅色供應鏈比重後,上述台商蘋概股,也重回手機創新技術的舞台中心。
      10:55
  • 企業人物

    黃芳芷興櫃股后的幕後推手

    8年前,黃芳芷從新竹實驗高中校長華麗轉身,踏進工具機控制器產業;在協助公司轉型後,目前新代股價突破900多元,已是興櫃股后。
      08:47
  • 封面故事

    老家變新屋

    2019年,蔡英文總統宣示了台灣進入「都更2.0元年」;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延續政策,並針對難以及時重建的老屋,大力推動「老宅延壽」方案。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下,危老、都更、整建都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如何在政策鬆綁、金融支持與居民共識間找到平衡,仍是決定都市更新進展的關鍵。
      14:12
  • 封面故事

    化解各樓層歧異 老公寓變電梯華廈便利又增值

    多數是五層樓公寓的信義富台社區,屋齡超過三十年,重建遙遙無期。居民於是選擇加裝電梯,不僅生活變得更便利,長輩可以「在地養老」,同時房價也提升了。
      09:36
  • 封面故事

    8天集滿8成同意書 一份塵封10年遺物重啟都更契機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屋齡超過五十年的千坪社區,歷經十多年整合失敗;如今順利跨過送件門檻,背後是數位理事及住戶說明溝通,以及都更顧問團隊協助的成果
      10:01
  • 封面故事

    官民協力趕進度 太平區30年廢墟變身嶄新地標

    這座位於台中太平鬧區正中心的老廢地標大樓,因產權複雜,多年來成為地方安全的隱憂。歷經漫長的整合,如今終於完成拆除進行重建,成為危老重建案亮眼的代表。
      10:04
  • 封面故事

    翻新城市風貌 13件成功案例樹立新標竿

    每件都更危老重建成功不易,透過評審機制能讓優質作品,被更多人看見,十三件脫穎而出的個案,背後優質團隊各顯神通,為翻新城市風貌貢獻一份力量。
      07:14
  • 話題人物

    敏盛醫療50 年父子兩代共譜傳奇

    敏盛醫療體系五十年的歷史洪流中,桃園第一家綜合醫院、第一個連鎖醫院,在創辦人楊敏盛手上創下盛世;第二代楊弘仁接手後,再度創下醫院售後租回創舉,及以醫院為本的第一家上櫃公司。
      11:00
  • 金融圈動向

    陳淑珊:未來是區域銀行的時代

    四月上任的星展行政總裁陳淑珊,在九月初來台開董事會期間接受《財訊》採訪,暢談對於未來金融局勢的觀察,以及對台灣發展資產管理衷心地期待。
      09:29
  • 產業動態

    韋僑深耕RFID 變身AI的眼耳

    台中大里韋僑科技自財務危機中浴火重生,憑藉天線設計、材料封裝與自製機台實力,成功吸引日本電裝、陶氏化學等國際大廠紛紛上門合作,躍升為全球少數具備全方位能力的RFID專業廠商。
      10:40
  • 特別報導

    神達控股啟動成長雙引擎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於一九七四年創辦台灣第一家電腦公司神通電腦,自大宗物資跨足資通訊產業,事業版圖開枝散葉。如今,以神達控股的面孔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在AI伺服器與車聯網兩大引擎推升下,市值邁向千億元大關。
      10:48
  • 特別報導

    神數告別時代眼淚 揮軍車隊管理市場

    神達數位二十年前以自有品牌Mio,在衛星導航系統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如今舊產品已成時代的眼淚,取而代之的成長利器是具有車聯網功能的行車記錄器。
      05:58
  • 特別報導

    神雲快速成長 祕密夥伴不只有輝達

    正當外界都在關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兆元宴的座上賓有誰?缺席的神達集團,正默默成功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05:47
  • 幸福經濟學

    AI助攻微菌藥物 開啟台廠新商機

    人體微生物的基因體數量,高出人類基因百倍,堪稱精準醫療最後一塊拼圖。由於人體微生物有很強的「地域性」,帶給台灣產業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06:29
  • 幸福經濟學

    高齡人生必修課 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安度富足、健康的晚年,成為全民必修的課題。專家分享如何善用理財工具,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06:55
  • 投資雙週報

    聯準會降息操作另有玄機

    名家看投資聯準會降息操作另有玄機吳嘉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AIA Wealth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本專欄由吳嘉隆、郭恭克輪流執筆)目前金融市場對美國聯準會的預期,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聯準會觀測工具」的推算,九月利率會議的降息機率已經高達九成,讓投資人覺得降息已成定局。只不過九
      03:49
  • 投資雙週報

    宏達電大吃AI眼鏡商機

    名家看投資宏達電大吃AI眼鏡商機楊啟宏贏三富執行長北市大安社大二十年講師(本專欄由楊啟宏、張捷輪流執筆)AI眼鏡是否是下一個iPhone 時刻?改善輕量化、電池續航力後,從Meta 攜手Ray-Ban 在二○二三年推出第二代眼鏡後,首次搭載AI語音助理、即時翻譯、拍照等功能,銷售由第一代僅三十萬支跳
      03:39
  • 投資雙週報

    台灣景氣降溫 台股創新高

    名家看投資台灣景氣降溫 台股創新高張真卿知名理財作家昕創投資執行董事、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台灣七月景氣燈號續亮「綠燈」,是今年五月以來連續第三顆「綠燈」;綜合判斷分數為二十九分,與前月持平,持續呈現「外需熱絡、內需偏冷」的分歧結構。領先指標持續下滑,但同時指標維持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穩定;在AI強勁
      03:37
  • 投資雙週報

    緩慢性盤堅 中秋不變盤

    名家看投資緩慢性盤堅 中秋不變盤杜金龍曾任大華證券投顧董事長金彝獎證券及期貨傑出人才獎在我規畫的大循環中,八月分理應進入第三十四個月轉折,但是大盤只短暫回檔九一三點又再度走高;原本認為從四月低點一七三○六點開始的主升段,應該會有III-1、III-2 的小波段,但目前看來,回檔幅度很小,是在行進間換
      03:37
  • 投資雙週報

    中國強徵社保 A股恐變冷宮

    中國開始強制徵收社保,進一步削弱中國勞工的成本優勢。外資企業在中國設廠已經沒有競爭力,撤出只是時間問題。民眾繳交社保後也沒錢炒股了。
      10:39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HBM崛起 改寫全球記憶體版圖

    過去幾十年來,記憶體晶片一直是半導體行業中不起眼的領域,但HBM正在改寫記憶體產業,晶圓產業巨頭的歷史排序也因之改變。
      13:42
  • 財經指標

    製造業景氣信號 七月連三「藍」

    財經指標製造業景氣信號 七月連三「藍」台經院公布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6月的9.86 分,7月減至8.48 分,燈號續維持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景氣信號值由需求、原物料投入、成本、售價與經營環境5項指標組成。傳產需求低迷,出口疲軟與新台幣匯率升值,則是呈現藍燈主要原因。整體而言,藍燈占所有產業的比重,由
      07:47
  • 財富人生

    獨具風味的山西過油肉

    四大名醋之首提味 口感像極了雞柳獨具風味的山西過油肉楊怡祥本業醫師,縱情的美食家喜愛周遊美食殿堂,探索大千萬種的美味飲食享人生(本專欄由楊怡祥、高琹雯、趙敏夙、邱德夫輪流執筆)台北最早的山西菜餐廳是一九五四年在中山堂附近的刀削麵店「山西麵館」,後來規模變大成「山西晉記餐廳」,以附有煙囪銅鍋涮羊肉、酸
      07:47
  • 財富人生

    普立茲劇作 落地台灣的新火花

    《八月,在我家》直視台式情勒與矛盾普立茲劇作落地台灣的新火花塗翔文影評人、自由作家,曾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著有《電影A 咖開麥拉》《瑞典電影》、《與電影過招》影音驚歎號(本專欄由塗翔文、馬世芳、九號球輪流執筆)戲劇與電影之間的改編,來來去去,不斷互相滋養與彼此挑戰。最近「綠光劇團」改編了美國劇作家崔西
      07:33
  • 特別報導

    黃啟芳馳騁賽場與商場的跨界人生

    國際馬術總會副會長黃啟芳投身馬術,不僅從騎馬體會到企業管理哲學,更致力推動國際體育外交,促成多項交流改革。
      06:43
  • 現場目擊

    「小石」部長初體驗 開放提問不限小時

    現場目擊「小石」部長初體驗 開放提問不限小時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九月一日上任,當天直接舉辦媒體見面會讓所有記者問到飽。其實石崇良無論是擔任醫事司長、健保署長或常務次長,一直以來的特色都是有問必答,和其他官員的保守風格很不一樣。前部長邱泰源在任時,面對媒體經常閃躲,但石崇良態度完全相反。將一個政策從過去
      01:39
  • 現場目擊

    壽險公會塵封楊三郎畫作47年 陳慧遊代捐國美館

    壽險公會塵封楊三郎畫作47年 陳慧遊代捐國美館九月四日, 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親自北上,感謝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代表公會,捐出台灣前輩藝術家楊三郎畫作《威尼斯》,《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也在場見證。據了解,這幅《威尼斯》是一九七八年、當時的公會總幹事林快青在展覽會上購得,列為壽險公會的
      01:45
  • 現場目擊

    VOLVO 新車發表 林傳凱、林裕凱「兄弟」認親

    現場目擊VOLVO新車發表 林傳凱、林裕凱「兄弟」認親國際富豪汽車(VOLVO Cars Taiwan)日前舉辦豪華休旅車XC 90 發表會,甫上任代理總裁的林裕凱首度公開亮相。有趣的是這場活動中,傳聞中林裕凱的「哥哥」也在現場,兩人還因經銷商與總代理的關係,同框合影。說到這個傳聞,身為大同林家第四
      01:40
  • 現場目擊

    世界明珠拿到使照 烤肉架大王洪文照也受惠

    世界明珠拿到使照 烤肉架大王洪文照也受惠台北豪宅指標建案南港「世界明珠」近期終於取得使用執照,開發多年的南港輪胎終於開始認列獲利;但還有一位也很開心的人,那就是過去有烤肉架大王之稱的關中董事長洪文照。原來為了站穩豪宅市場,洪文照研發多年,推出AI精準控溫東湧熱水器,還特別找了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台灣隊長
      01:43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45

    2025-08-2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4

    2025-08-1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3

    2025-07-3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2

    2025-07-1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1

    2025-07-0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0

    2025-06-1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9

    2025-06-0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8

    2025-05-22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7

    2025-05-0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6

    2025-04-24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商業周刊 - No.1974

No. 1974

2025-09-15

$ 120 元
今周刊 - No.1499

No. 1499

2025-09-11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9

No. 2369

2025-09-11

$ 268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6

No. 0746

2025-09-11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8

No. 1038

2025-09-10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73

No. 1973

2025-09-0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5

No. 0985

2025-09-06

$ 44 元
今周刊 - No.1498

No. 1498

2025-09-04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8

No. 2368

2025-09-04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6

No. 0676

2025-09-03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7

No. 1037

2025-09-03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1

No. 0831

2025-09-03

$ 153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74

No. 1974

2025-09-15

$ 120 元
遠見雜誌特刊 - No.0108

No. 0108

2025-09-15

$ 150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6

No. 0746

2025-09-11

$ 119 元
今周刊 - No.1499

No. 1499

2025-09-11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9

No. 2369

2025-09-11

$ 268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8

No. 1038

2025-09-10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73

No. 1973

2025-09-0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5

No. 0985

2025-09-06

$ 44 元
今周刊 - No.1498

No. 1498

2025-09-04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8

No. 2368

2025-09-04

$ 268 元
財訊趨勢贏家特刊 - No.0072

No. 0072

2025-09-04

$ 119 元
天下雜誌 - No.0831

No. 0831

2025-09-03

$ 15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