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745

No.745_Aug-28-25
✰✰✰✰✰本月最殺~訂一年26期加碼再送一年26期,一共52期只要2280元,平均一本不到44元。✰✰✰✰✰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745 預覽

  • 財訊觀點

    投資的宏觀視野

    財訊觀點投資的宏觀視野誰能縱橫台股超過二十年,市值穩居台灣前五十大?本期《財訊》盤點自二○○三年成立的台灣五十ETF成分股,從名單的變化,不僅可以看出二十多年來產業勢力的消長──科技股占比愈來愈高,也看見資金移動的軌跡──市值大者恆大的趨勢。若進一步探究,可發現兩大類型。一是搭上這波全球AI浪潮列車
      00:05
  • 老謝看世界

    台灣如何 贏回川普?

    老謝看世界台灣如何贏回川普?《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前總統蔡英文八月二十四日下午到總統官邸和賴總統暢談國事。正值大罷免挫敗,內閣頻傳易人,民進黨士氣跌落谷底的時刻,蔡前總統此行有為賴總統助拳打氣的作用,而賴總統如何在危難中振衰起敝?此時可能是關鍵時刻!套用股票術語
      00:12
  • 財訊專欄

    押注前記得:賭場裡不能哭泣

    全球經略押注前記得:賭場裡不能哭泣施俊吉/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曾任行政院副院長、金管會主委、證交所董事長本專欄由施俊吉、印和闐、楊森輪流執筆八月十四日是個有意思的日子,這一天比特幣漲到十二萬四四八○美元,一枚比特幣可換三張台積電,創下新高。然後當天下午跌落至十一萬八千美元,一日之間上下震盪六四八○美元,
      00:23
  • 股海祕辛

    挪威主權基金 暗藏台股投資密碼

    身為台股第六大外資的挪威主權基金,以主動選股來操作國家的退休金,既能在起漲點重押台積電,選股又兼具靈活性,其投資組合可為投資人參考。
      00:31
  • 股海祕辛

    你不知道的 大型外資選股思維

    挪威主權基金名列台股第八大 不僅委由特定公司代操還會行銷\你不知道的大型外資選股思維文/洪綾襄近月以來,矽光子(CPO)、散熱族群,以及興櫃公司禾榮科、鴻進等,因媒體披露獲得挪威主權基金入股而股價大漲。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QIC Research(2025/7/31) 製作:財訊雙週刊長期關注
      00:20
  • 股海祕辛

    透視匯損的魔術 資產負債表才是重點

    台股經歷第二季的匯率大震撼,反映在EPS和淨值上的不同衝擊,留給長期投資者判斷財務健康的線索。
      00:26
  • 投資雷達站

    限貸緊箍咒 房市三重壓力來襲

    央行最嚴峻限貸令上路將滿一年,市場亂象四起。買方貸款難度提高,交屋期動輒拖延數月,預售解約潮糾紛增多;市場正陷入交屋困境、解約潮與結構性洗牌的三重考驗。
      00:05
  • 財訊專欄

    台灣資本市場挺進全球前十的武器

    數位攻略台灣資本市場挺進全球前十的武器劉世偉/ MaiCoin 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本專欄由劉世偉、鄭勝丰、林原慶輪流執筆揮別美國關稅政策陰霾,台股八月中旬再破歷史新高,顯示台灣資本市場體質強健,尤其二○二四年全年台股漲幅達二八.三九%,總市值突破新台幣七十四兆元,躍居全球第十二名,台灣零股成交量更
      00:06
  • 財訊專欄

    呼喚新一代的飯店待客哲學

    企業進化論呼喚新一代的飯店待客哲學徐志強/紐約州建築師紐約PRATT INSTITUTE 建築碩士,曾設計國內外知名飯店本專欄由徐志強、王劭仁、楊曉文、蔡鴻青輪流執筆談到現代飯店,我們會想到四季酒店創辦人Isadore Sharp 和安縵創辦人Adrian Zecha 等傳奇前輩。在上一個世紀,他們
      00:09
  • 財訊專欄

    再次面對AI無用論

    網際最前線再次面對AI無用論徐挺耀/潮網科技董事長、泛科學創辦人本專欄由徐挺耀、林坤正輪流執筆最近美國麻省理學院(MIT)發表了報告《GenAI 鴻溝:二○二五年商業AI狀況》,說九成五的企業從生成式AI得到的回報是零。此話一出,馬上引發美國科技股暴跌。實際上你去看這個報告,內容倒是沒有很聳動,非常
      00:54
  • 財訊專欄

    AI如何逆轉少子化危機?

    陳亮恭/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從事生物醫學、科技創新與人文哲思研究,透過理論發展與社區實踐改變人類老化的軌跡
      00:05
  • 財訊專欄

    漫畫很政經

    漫畫很政經漫畫很政經
      00:01
  • 新聞焦點

    民進黨山雨欲來 派系逼宮柯建銘

    不只國會朝野關係緊張,民進黨立院黨團與行政院關係也不睦;為了加強溝通,賴清德最近親自出馬,邀請立院黨團七長一起開會,柯建銘未來角色何去何從受關注。
      00:01
  • 新聞焦點

    賴清德主導核能政策 最大挑戰在內部

    賴政府想務實面對核能,內外考驗都很多。當童子賢擔任公投正方代表,引發民進黨支持者焦慮,賴清德又該如何化解?
      00:01
  • 新聞焦點

    王文淵淡出經營 未來王家人誰說了算?

    吳嘉昭升任台塑集團行政中心總裁,希望能落實經營權與管理權分治的初衷;但隨著管理中心的王文淵、王文潮都已淡出經營,未來王家誰會是主導者?
      00:04
  • 新聞焦點

    林鴻南也入局 成國票金關鍵少數?

    在國票金內部,原有旺旺、耐斯、公股、台產與美麗華五大既有勢力,近來除了公股積極加碼,據傳台鋼與宏泰集團也加入,勢必為明年的經營權大戰帶來新的氣象。
      00:05
  • 企業人物

    南光製藥王玉杯長媳的傳奇之路

    南光製藥總經理王玉杯早年身兼長媳、藥師、廠長多重角色,五十五年來帶領公司轉型,躋身國內十大藥廠;今年九月,王玉杯即將交棒,寫下本土藥廠的一頁傳奇。
      00:06
  • 封面故事

    台股20年風雲錄 進擊的王者

    從微軟作業系統,到蘋果手機,再到輝達晶片推動AI 熱潮,過去20 餘年,台灣產業跟著3大趨勢起伏:跟上趨勢的企業,市值飛漲;沒跟上的陷入沉寂。如今,AI 浪潮當道,未來5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2.3%,且大者恆大、資金集中,仍將是產業與投資市場最大驅動力。
      00:45
  • 封面故事

    羅智先穩健中求創新 統一「雙輪」戰略獨霸生活產業龍頭

    當其他傳產股紛紛被市場淘汰時,統一能持續保持「長青樹」姿態,正因為它準確地拿捏穩健與創新、效率與彈性之間的平衡。
      00:14
  • 封面故事

    黃男州專業接棒 玉山金推長期信任吸引外資加碼

    在台股前五十大權值股中,玉山金為最年輕、股淨比與外資持股比率卻是最高的金融類股。黃男州分享背後其實花了三個十年的努力累積長期信任,是「飛輪效應」的最佳驗證。
      00:17
  • 封面故事

    沈慶行變身散熱大亨 奇鋐挑戰千億元營收的黑手傳奇

    奇鋐,原本只是一家不起眼的零組件廠;如今年營收不僅將突破千億大關,股價更站上千元。沈慶行如何開啟公司的轉機之路?
      00:40
  • 封面故事

    林憲銘兩次關鍵決策 緯創靠緯穎走出低潮市值衝上兆元

    二○○一年,緯創自宏碁分拆獨立;一二年,緯穎從緯創伺服器事業分割獨立。如今,緯創著重前段零組件,緯穎專攻後段系統整合,聯手推升集團市值破兆元。
      00:43
  • 封面故事

    買到會飛的大股 市值型巧搭主題型ETF更具爆發力

    科技趨勢熱潮席捲台美股,想乘上趨勢風口,除了選股,投資人不妨關注AI、半導體等科技ETF,掌握股票市值成長的機會。
      00:36
  • 企業人物

    台灣女婿接地氣 盧東暉用職場溫度翻轉冰冷工廠

    台灣美光科技董事長盧東暉,領軍美光全球兩大DRAM生產重鎮;未來美光將整合台灣、日本、美國三大DRAM生產據點,發揮綜效,讓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00:35
  • 產業動態

    入股英特爾 美國政府救火兼賺錢?

    美國總統川普修改補助規則,除了有助英特爾擺脫製造包袱,並以政府角色幫忙募資,美國政府還能從中獲利;但短期內,英特爾仍難威脅台積電。
      00:07
  • 產業動態

    李在鎔連下三步棋 要靠美國彎道超車

    過去一個月,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頻出大招,目標鎖定美國製造。八月下旬,李在鎔即將宣布新的策略,在美國布局議題上,企圖拉起落後台積電的頹勢。
      00:27
  • 產業動態

    閎康扮日本半導體國家隊幕後推手

    日本半導體Rapidus日前成功試產二奈米晶片,幕後推手是國內唯一承接其檢測分析服務的閎康。而位於北海道設立的實驗室,也被閎康視為今年營收成長主動能。
      00:33
  • 財訊論壇

    AI驅動創新應用 打造未來科技城市

    AI趨勢當道,台灣各縣市政府也努力藉此強化城市治理並創造商機;不僅城市交通、醫療、安全監控等效率獲得大幅提升,甚至成為產業外交利器。
      00:34
  • 財訊論壇

    全球資產集中化 ETF成投資標配

    台灣ETF規模近年來快速壯大,已是全民理財的重要工具。隨著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上路,ETF不只是單純的投資選項,也成了國人累積財富與退休保障的重要載體。
      00:32
  • 投資雙週報

    停滯性通膨威脅美元資產

    名家看投資停滯性通膨威脅美元資產(本專欄由郭恭克、吳嘉隆輪流執筆)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獵豹財務長部落格板主受到川普政府擬以《晶片與科學法案》的補助款換股權的衝擊,近期科技股震盪回落,導致台股雖在台積電股價創新高後,指數創下二四五五一點歷史新高,但隨美股科技股回檔,台股又自歷史新高反向下跌五七○點
      00:05
  • 投資雙週報

    別看老AI 要看新AI

    名家看投資別看老AI 要看新AI(本專欄由張捷、楊啟宏輪流執筆)張 捷產業隊長私募基金操盤人、凱秋投資投資長我常分享投資名言:過去沒有,現在有,以後會更多。AI產業新方向,就從輝達架構找,最新GB300的超級GPU晶片到NVL72 機櫃方案,在二○二五年已開始小量部署,並預計在下半年放大量出貨,帶動
      00:34
  • 投資雙週報

    耐心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

    名家看投資耐心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本專欄由梁憲政、張真卿輪流執筆)梁憲政大學商學院講師退休、價值投資奉行者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淡水社大講師回顧年初至今投資趨勢的判斷精準,當台股大盤突破二一五○○點,建議投資人保守應對。但大盤指數與台積電股價均創新高,與我的看法有落差。市場存在很多風險。首先,從宏觀層面
      00:02
  • 投資雙週報

    塑化股迎來轉折契機

    名家看投資塑化股迎來轉折契機(本專欄由梁展嘉、杜金龍輪流執筆)梁展嘉全職交易人金融研訓院講師,著有《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幹嘛羨慕新加坡》、《一線致富》等書最近讓世人關注的應該是俄烏戰事是否即將畫下句點,圍繞此一議題所展開的美國與俄羅斯高峰談判設定在兩國邊境地帶,也就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俄羅
      00:01
  • 投資雙週報

    機器人黃金10年 黑馬股迎爆發契機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2030年將成長至162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11%,台商在馬達、減速機、螺桿、控制器、連接器等成功卡位,商機成長潛力大。
      00:36
  • 投資雙週報

    上銀谷底已過 雙引擎推升營運動能

    全球第二大滾珠螺桿製造商上銀,提升機械規格到奈米級,進軍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將有所成,也同時將技術導入機器手臂的關鍵零件中,搶占全球機器人爆發商機。
      00:17
  • 投資雙週報

    達明 AI視覺 攻百億美元市場

    成立十年的達明機器人,坐穩協作機器人全球第二名寶座,未來在輝達與台灣工研院合作AI視覺辨識技術下,可望成為台灣機器人指標企業。
      00:24
  • 投資雙週報

    A股創十年新高後的投資對策

    找出上半年還沒有漲過的A股大型國企股,把八月中之前獲利了結的資金移過去布局,就是下半年最好的A股操作策略。
      00:27
  • 投資雙週報

    美股估值昂貴 留意市場回落風險

    標普五百本益比已來到九○年代以來未見的最高水準,即使更長遠的未來,股市仍舊看好;但短期寧可膽小一點,持盈保泰,適度獲利出場,騰出現金靜待更好的布局契機。
      00:16
  • 國際瞭望

    羅森攜手KDDI 未來便利店登場!

    羅森高輪Gateway City店被視為未來型便利商店的實驗場域,內部集最新科技的大成;不但讓顧客開心購物,也提高營運效率,並提出高齡少子化的解決方案。
      00:36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全球AI賽局進入第二回合

    全新的GPT-5模型亮相後,失望之聲四起,顯示OpenAI的前進速度放緩,競爭局面也在改變——不再追求超越人類智慧的AI系統,而更專注於實際的運用。
      01:43
  • 財經指標

    上半年我國純電車銷售下滑

    財經指標 上半年我國純電車銷售下滑財政部統計,今年1到6月免徵貨物稅的電動車數量為1萬4268 輛,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變數等影響,較去年同期減少0.7%,占總掛牌車輛數比重降至7.2%。為改善燃油車廢氣排放,我國2011 年起實施完全電能動力的車輛可免徵貨物稅政策,2019 年前均不及千輛,2020
      01:42
  • 飲食享人生

    醜萌當道下的威士忌

    本專欄由邱德夫、楊怡祥、高琹雯、趙敏夙輪流執筆)快樂經濟學 Z世代喝出新主張醜萌當道下的威士忌我的側背包掛了一個「 脈脈」,造形不能說醜,但著實古怪,乍看之下,根本莫名其妙。「脈脈」是今年大阪世博會的吉祥物,根據官方說法,這個奇特生物來自外太空,由紅色的細胞和藍色的水所組成,擁有變換形狀的特殊技
      00:16
  • 影音驚歎號

    槍口彼端 折射深層的人性考驗

    影音驚歎號影(本專欄由九號球、塗翔文、馬世芳輪流執筆)當槍枝成為唯一語言 正義與復仇模糊邊界槍口彼端 折射深層的人性考驗由Netflix 推出的原創韓劇《槍口彼端》,金南佶與金英光攜手主演,以「槍枝使用」為主題核心,構築出一場極端令人心驚的社會實驗:當非法槍械大量流入民間時,普通人握起槍的那一刻,
      00:03
  • Wealth 特別報導

    沖繩好好吃!

    初訪沖繩,一路嘗遍在地滋味。阿古豬的鮮美、石垣牛的細膩、居酒屋的家常小菜,甚至戰後留下的午餐肉料理,都讓人驚喜。這座島嶼的飲食藏不住歷史與文化的軌跡。吃過一輪,才發現沖繩遠比想像中更值得再訪。
      00:36
  • 現場目擊

    從股海到東海 張錫執教傳授資產管理即戰力

    現場目擊從股海到東海 張錫執教傳授資產管理即戰力七月正式卸下國泰投信董事長身分的張錫,日前確認將回母校東海大學財金系所擔任專任客座教授。他笑說,自東海工業工程系、成大工工所畢業後,就進入業界工作,至今三十多年,是首次執教鞭,目前正積極備課,希望引進更多資源,讓業界與學界結合更緊密。張錫將分別在東海大
      00:02
  • 現場目擊

    所羅門創辦人陳健三現身 父子難得同框

    所羅門創辦人陳健三現身 父子難得同框八月,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熱鬧開場,除了各家新技術齊放異彩,現場還有一幕很吸睛——被譽為台灣機器視覺與AI視覺檢測先驅的所羅門創辦人陳健三難得現身,並與現任董事長,也就是他的兒子陳政隆同台。一九七三年,陳健三白手起家創辦所羅門,憑藉人脈與膽識,把電子零件通路做
      00:07
  • 現場目擊

    宋恭源捐款大同大學 成為首位非校友大額捐贈人

    現場目擊宋恭源捐款大同大學 成首位非校友大額捐贈人大同公司雖陷人事風波,但大同大學卻傳來令人振奮的佳音。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宣布自今年起五年分批捐出四千萬元支持校務發展,首筆八百萬元已於八月二十一日入帳,成為首位非大同校友的大額捐款人。宋恭源表示,他深受大同高工、大同工學院創辦人林尚志「捐出八成遺產
      00:01
  • 現場目擊

    政大亞大籃奪冠 蔡崇信、賭王么子何猷君觀賽

    政大亞大籃奪冠 蔡崇信、賭王么子何猷君觀賽政治大學八月二十四日在杭州舉行的亞洲大學生籃球聯賽,以八十二比七十九擊敗北京清華大學,勇奪首屆冠軍。除了阿里巴巴主席、NBA籃網隊老闆蔡崇信現身致意,賭王何鴻燊么兒何猷君也在場邊觀戰。趁著賽前準備階段,與同為NBA球隊老闆的「前輩」蔡崇信合影。二○一六年畢業
      00:07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44

    2025-08-1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3

    2025-07-3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2

    2025-07-1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1

    2025-07-0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0

    2025-06-1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9

    2025-06-0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8

    2025-05-22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7

    2025-05-0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6

    2025-04-2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2

    2025-03-27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商業周刊 - No.1972

No. 1972

2025-09-01

$ 12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7

No. 2367

2025-08-29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7

No. 1497

2025-08-28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5

No. 0745

2025-08-28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6

No. 1036

2025-08-27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71

No. 1971

2025-08-25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3

No. 0983

2025-08-23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6

No. 2366

2025-08-22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6

No. 1496

2025-08-21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5

No. 0675

2025-08-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5

No. 1035

2025-08-20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0

No. 0830

2025-08-20

$ 153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72

No. 1972

2025-09-01

$ 120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29

No. 0229

2025-09-01

$ 330 元
EMBA雜誌 - No.0469

No. 0469

2025-09-01

$ 175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7

No. 2367

2025-08-29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7

No. 1497

2025-08-28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5

No. 0745

2025-08-28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6

No. 1036

2025-08-27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71

No. 1971

2025-08-25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3

No. 0983

2025-08-23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6

No. 2366

2025-08-22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6

No. 1496

2025-08-21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5

No. 0675

2025-08-20

$ 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