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No.0474

No.474_Dec-01-25
✰✰✰✰✰✰✰ 關於《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出版商:
Global Views 遠見天下
國家/地區:
Taiwan

遠見雜誌 - No.0474 預覽

  • 總編輯的話

    BANI時代穿越混沌的光

    總編輯的話BANI時代穿越混沌的光林讓均「歷史不會重演,但往往驚人地相似!」百年來,這句被認為出自馬克吐溫的名言廣被世人引用。但這金句如今卻讓不少趨勢專家困惑,尤其在年底預測2026的關鍵時刻。未來,沒人說得準。回顧2025,就是全球各大預測失準,甚至失控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川普重返白宮,光是對等關稅
      04:13
  • 名人專欄

    台灣弔詭:「小確幸」中藏有「大缺失」

    觀念衝擊台灣弔詭:「小確幸」中藏有「大缺失」高希均(一)「琳瑯滿目」的福利在國際上每人所得排名,因衡量標準不一,我們台灣在全球排名可以出現10名∼30名之間。在四小龍中,也會排列第一,超越新加坡、香港、南韓,也會是倒數第四。不論接受哪一個排名,不爭的事實是:台灣人民已經奇蹟式地,長期享受到了高所得國
      10:33
  • 名人專欄

    從「人」到「仁」

    跨世代觀點從「人」到「仁」周俊吉浮雲蒼狗,惟「仁」心不變。21年前,我們以單一企業之力投入「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希望人們走出家門,將「家」的概念延伸到一棟樓、一條街、一個鄉鎮,甚至整個台灣。2015年升級為「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持續邁向「台灣一家」的終極願景。截至目前,已累積超過1萬7000件提案、
      04:08
  • 名人專欄

    炫耀性生產改變世界

    創新講談炫耀性生產改變世界劉維公電商平台Etsy今年滿20歲!2005年,創辦人羅布.卡林(Rob Kalin)把義大利人的口頭禪etsi(英文類似Oh Yes,中文有「我想到」之意),當作琅琅上口的品牌名稱,在紐約布魯克林公寓內設立Etsy網站,提供藝術品、工藝品與古董的線上交易服務。不同於一般電
      04:46
  • 名人專欄

    從AI主權談發展在地AI模型的資料生態系挑戰

    數位面面觀從AI主權談發展在地AI模型的資料生態系挑戰李德財生成式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然而,在技術熱潮之下,關乎國家利益與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的深層議題「AI主權」已然浮現。從長遠視角觀察,台灣若要在全球AI競賽中確立自主地位,其根基始於對資料的布局、治理與應用。當前許多企業
      04:08
  • 名人專欄

    隨他去吧,活出自己 The Let Them Theory

    應為當為.超然自得隨他去吧,活出自己 The Let Them Theory楊應超美國暢銷作家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去年出了一本新書,聽說中文版也快出版,英文叫The LetThem Theory,中文也許可以翻成「隨他去吧」。因為我已看了多次,覺得寫得真好,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主要
      04:17
  • 名人專欄

    川普給的厚禮?「留學香港」品牌成形

    兩岸三地︰香港川普給的厚禮?「留學香港」品牌成形陳澍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美國有紐約、歐洲有倫敦,亞洲則有香港。與香港堅不可摧的金融中心地位相比,香港的一個新「中心」地位也正在日漸吸引愈來愈多人的關注,那就是香港正在打造亞洲甚至全球的「留學中心」。今秋香港的教育界可謂是人逢喜事精
      04:21
  • 名人專欄

    輕鬆融合新世代先讓企業成為先知

    跨世代溝通輕鬆融合新世代先讓企業成為先知李河泉各位企業的領導人,有關「新世代對企業的影響」,您是否有下列三個感受:1.新世代獨有的價值觀,讓企業從找人、管理、留才,都充滿了衝擊。2.企業面對愈來愈多的問題,主管焦頭爛額,底下一片祥和,覺得與我無關。3.企業上下的想法差距愈來愈大,雙方都有堅持,能溝通
      03:35
  • 精采內容

    姚仁喜:好的建築作品,要碰觸最根本人性

    74歲的建築師姚仁喜,以半世紀創作走出獨特風格。談及代表作,他總回答「下一個作品」,以隨緣心態持續前行。對他而言,建築是在矛盾與自由間不斷修煉的旅程。
      11:31
  • 精采內容

    AI重塑高等教育從零打造下一個百年

    高等教育正面臨AI顛覆與資金緊縮的雙重壓力。走在變革前線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新創生態、AI布局與跨國合作,重塑大學的未來樣貌,展現高教轉型的新典範。
      11:05
  • 精采內容

    COP30妥協落幕1.5℃升溫危機恐難逆轉

    巴西貝倫COP30在混亂風雨中落幕,各國代表筋疲力盡離場,卻僅留下充滿妥協與無奈的「無力」協議。面對升溫1.5℃逼近失守,全球氣候行動的裂痕與角力也更加清晰。
      12:52
  • 精采內容

    非洲豬瘟守七年險破功「起司」三防線成防疫關鍵

    10月下旬非洲豬瘟侵台,不僅一度攻破台灣防守七年的「零非洲豬瘟」紀錄,更差點讓產值上看2000億元的豬肉產業鏈報銷。所幸疫情最終成功控制,但未來防堵策略該如何升級?
      10:23
  • 精采內容

    若不養豬,全台逾六成廚餘何去何從?

    時事看時勢若不養豬,全台逾六成廚餘何去何從?雖然廚餘是這次非洲豬瘟入侵台灣最可能的感染源,但中央始終未將餵豬,排除在廚餘的去化管道之外。關鍵因素,就是廚餘的去化難題。根據環境部統計,2024年全國家戶廚餘回收量約50.5萬噸,其中飼料化(如養豬)約占42.8%、肥料化(如高效堆肥及傳統堆肥)約占45
      03:25
  • 峰會紀實

    迎戰全球巨變衝擊共創前進未來新策略

    台灣歷史最悠久、最高規格的華人國際型年會「遠見高峰會」,在2025年邁入第23屆。今年的盛會,同樣邀集了各界精英領袖,共商面對全球化衝擊,因應巨變時代的突圍策略。
      13:02
  • 精采內容

    化身「章魚型組織」迎戰不確定時代

    以往,企業都設計成機器:標準化、可預測、可控制。但這樣的組織設計,已無法應付如今不確定性的世界。企業領導人可效法「章魚」,打造持續學習、極具應變能力的組織。
      14:38
  • 封面故事

    突圍焦慮時代

    封面故事2026 韌性重生!掌握脆弱、焦慮、非線性、難以理解的BANI變局突圍焦慮時代企劃/林讓均、廖君雅、段詩潔撰文/廖君雅調查執行/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責任編輯/曾美鳳責任美編/黃建瑜2026,是全球在震盪與重組之間拉出清晰分水嶺的一年。世界從VUCA走向更難以預測的BANI時代,地緣政治、關稅戰、
      23:43
  • 封面故事

    算力時代來臨下一輪資本重分配戰開打

    2026年,AI不只是科技浪潮,更是重構全球經濟與產業秩序的核心動力。從算力、能源到金融體系,一場橫跨科技與資本的深層變局,正逼近台灣的關鍵抉擇時刻。
      15:36
  • 封面故事

    高成長「夢醒時分」三大經濟學家:AI高原期來了

    AI狂飆過後,2026年將迎來真正的考驗時刻。三大經濟學家從總體經濟、產業結構出發,解析AI高原期、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勾勒出台灣產業的轉型關鍵。
      14:22
  • 封面故事

    台股三萬點不是夢?全球經濟走向大分歧

    2026《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揭曉,獨家掌握46家金融機構的最新判讀,景氣走向、產業強弱、資金流向一次看懂。接棒AI熱潮的2026,投資人是會面臨新契機,還是更大的考驗?
      17:33
  • 精采內容

    育成社福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無償跨刀全台首座永續庇護園區誕生

    在台北高架橋下,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與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力突破法規、高度與工程侷限,將原本陰暗且易淹水的場域重建為全台首座永續庇護園區,為城市與社福展開新的可能。
      13:49
  • 精采內容

    「高年級實習生」郭水義三條魚哲學勾勒銀行未來式

    從電信業轉戰純網銀,郭水義以管理者的冷靜與新創的熱度,重新梳理金融服務的可能,在紅海競逐中尋找突破節奏,試圖為將來銀行打開一條不同於傳統的成長路徑。
      10:08
  • 精采內容

    AI掀全美企業裁員潮將引爆職位重分配?

    美國企業曾為因應疫情缺工而大聘人力,但這種囤積勞動力的時代已然結束。大型企業正利用AI崛起的契機,實施激進的資本與人力重分配,大幅撼動以學歷與知識傍身的白領。
      10:14
  • 特別企畫

    醫藥霸權無聲進擊誰主宰了我們的命脈?

    特別企畫中國掌控全球八成「救命」抗生素原料醫藥霸權無聲進擊誰主宰了我們的命脈?時光若能倒回2025年的春天,恐怕無人相信――全球化構築的產業鏈竟如玻璃般易碎。中國僅憑「稀土」便扼住世界經濟的咽喉,連美國總統川普都不得不妥協談判,以交換一年的短暫休兵。更令人震驚的是,11月4日《華爾街日報》調查揭露:
      19:09
  • 特別企畫

    從美國、印度到日韓都逃不過紅色供應鏈?

    如果你以為中國僅有「稀土」一張牌可以反制美國,就大錯特錯了,藥品恐成下一輪談判籌碼,其威力更勝稀土。中國到底憑什麼掌控全球36%的原料藥市場,掐住全球醫療體系的咽喉?
      17:00
  • 特別企畫

    四大困境×地緣政治「台灣1000%會缺藥!」

    台灣的製藥業市場規模小,144家PIC/S GMP台廠搶200多億商機,面臨四大瓶頸。現又遇到「中國醫藥霸權」威脅,超過五成原料藥來自對岸,堪稱國安危機,缺藥問題恐更為嚴峻?
      14:45
  • 特別企畫

    中藥材化身戰略資源七成市占率的地緣博弈

    全球藥品供應鏈高度仰賴中國,連中藥材也躲不過,憑藉「地理優勢」「適地種植性」「加工技術」「成本」等四重壁壘,取得絕對優勢,各國短時間難以脫離這長達一世紀的中藥供應鏈。
      10:53
  • 特別企畫

    清冠一號風光背後看見中藥的曙光與隱憂

    新冠疫情期間,臺灣清冠一號名揚全球,但難以迴避的是:十味藥材多來自對岸,台灣對中國的依賴高達八成七!面對脆弱的供應鏈,政府正攜手民間踏出「中藥材自主」第一步。
      11:08
  • 精采內容

    從行動電源到衛星電池高雄小廠佐茂「反向成長路線」

    在低軌衛星帶動下,全球能源供應鏈正加速重組。走過行動電話年代的起伏,佐茂憑藉製造韌性與前瞻布局,悄然站上新一波成長浪頭,寫下台灣電池產業的進擊篇章。
      11:12
  • 精采內容

    黃韻玲執掌北流五年不只是完成一座音樂基地

    五年前,黃韻玲帶著三人團隊走進空蕩蕩的北流。如今這裡是三場館、25店鋪的音樂基地,培育1500位師資、連結國際音樂圈。2026年3月卸任的她問自己:還能為音樂留下什麼?
      10:32
  • 精采內容

    「六神五主」敲警鐘台灣醫療陷接班斷層

    接班力量追不上流失速度,資深醫師持續留任,醫療量能愈發緊繃。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多年未解,連神經科也人力告急,醫界苦嘆局勢演變為「六神五主」。
      11:08
  • 精采內容

    醫界人力荒黑馬職業醫學科逆勢翻紅

    醫療人力吃緊之際,職業醫學科反而呈現走強的發展曲線。從實地前往事業單位調查,化身如「柯南」般的偵探,到落實「預防勝於治療」,這群醫師逐步成為守護職場健康的要角。
      10:40
  • 精采內容

    串流壓境、院線衰退秀泰為何敢開最貴影院?

    大巨蛋秀泰影城以全台最貴影院之姿登場,不僅票價逼近700元,特殊廳更打造堪比演唱會的沉浸體驗。面對串流崛起與影城家數下滑趨勢,大巨蛋秀泰影城以高端升級策略逆勢突圍。
      10:20
  • 好享生活

    我的毛孩教會我的事

    Enjoy life 好享生活牠們是寵物、家人,也是身心療癒師我的毛孩教會我的事文/段詩潔牠們眼神無辜,牠們溫柔相伴,牠們全心陪玩⋯⋯。牠們,是寵物,或者更貼切地說,是毛孩。被暱稱為「毛孩」的貓狗等各種毛茸茸的可愛萌寵,已是現代人的主要陪伴者,也是我們快樂的一大來源。甚至毛孩帶來的幸福感,還可以量化
      07:55
  • 好享生活

    毛孩媽媽黃晴雯跨越30年的生命練習

    好享生活她與三隻狗的緣分,學會無保留的愛與如何放手毛孩媽媽黃晴雯 跨越30年的生命練習文/段詩潔 照片提供/黄晴雯百貨週年慶剛剛落幕,SOGO董事長黃晴雯未曾停下忙碌腳步,但一看到愛犬紅貴賓Mojo,就像母親一般,溫柔地與牠對話,輕輕托著狗的身體調整姿勢,就為了讓Mojo更舒適一些。黃晴雯與毛孩的緣
      07:36
  • 好享生活

    新手狗爸爸王劭仁樂享「四個人」的天倫

    好享生活曾經怕狗怕到骨子裡,如今卻多了個「兒子」新手狗爸爸王劭仁 樂享「四個人」的天倫文/段詩潔 攝影/黄菁慧天真無辜的明亮眼神,搭配眼耳上的兩朵橘棕色塊,這隻小名Waffle的傑克羅素梗犬,令人瞬間甜到融化。身為飯店餐飲界名人,王劭仁是宜諾管顧集團創辦人、燈燈庵及慕舍酒店執行董事。一年多前,Waf
      05:02
  • 名人專欄

    時空的裂縫

    張曼娟小學堂創辦人。創作出版超過30年,著作逾50餘本。近年出版《我輩中人》《以我之名》《自成一派》引爆中年話題。
      04:21

最近雜誌

  • 遠見雜誌

    NO.0473

    2025-1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72

    2025-10-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71

    2025-09-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70

    2025-08-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9

    2025-07-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8

    2025-06-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7

    2025-05-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6

    2025-04-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5

    2025-03-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4

    2025-02-01

    $ 150 元

月刊 & 其他

Live互動英語 - No.0296

No. 0296

2025-12-01

$ 165 元
ABC互動英語 - No.0282

No. 0282

2025-12-01

$ 165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71

No. 0271

2025-12-01

$ 160 元
常春藤解析英語 - No.0449

No. 0449

2025-12-01

$ 160 元
PC Home電腦家庭 - No.0359

No. 0359

2025-12-01

$ 180 元
讀者 - No.0180

No. 0180

2025-12-01

$ 80 元
旅讀 - No.0166

No. 0166

2025-12-01

$ 139 元
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 - No.0135

No. 0135

2025-12-01

$ 165 元
EMBA雜誌 - No.0472

No. 0472

2025-12-01

$ 175 元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 No.0289

No. 0289

2025-12-01

$ 235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32

No. 0232

2025-12-01

$ 330 元
鄉間小路 - No.1234

No. 1234

2025-12-01

$ 118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85

No. 1985

2025-12-01

$ 120 元
EMBA雜誌 - No.0472

No. 0472

2025-12-01

$ 175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32

No. 0232

2025-12-01

$ 330 元
遠見雜誌 - No.0474

No. 0474

2025-12-01

$ 150 元
今周刊 - No.1510

No. 1510

2025-11-27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80

No. 2380

2025-11-27

$ 268 元
天下雜誌 - No.0837

No. 0837

2025-11-26

$ 153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82

No. 0682

2025-11-26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9

No. 1049

2025-11-26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84

No. 1984

2025-11-24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94

No. 0994

2025-11-22

$ 44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51

No. 0751

2025-11-20

$ 1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