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No.0467

No.467_May-01-25
✰✰✰✰✰✰✰ 關於《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出版商:
Global Views 遠見天下
國家/地區:
Taiwan

遠見雜誌 - No.0467 預覽

  • 總編輯的話

    蠻牛衝進瓷器店, 誰來收拾殘局?

    總編輯的話蠻牛衝進瓷器店,誰來收拾殘局?林讓均當一頭蠻牛闖入瓷器店會發生什麼事?早在川普第一個任期,2017年首次拜訪中國之時,知名政治插畫家Kevin Kallaugher曾畫了一頭象徵川普的蠻牛,企圖闖入一間瓷器店,幕僚們幾乎拉不住爆衝中的川普。瓷器的英文是China,一語雙關,川普槓上中國的意
      04:22
  • 名人專欄

    使命必達,隨時報到的胡志強

    觀念衝擊使命必達,隨時報到的胡志強高希均(一)從中央到地方,才華、歷練兼具我從來不是政治評論家,但自己是一個關心台灣民主政治落實與教育進步的知識分子。我常佩服也認識一些對國家有貢獻,做了很多自我犧牲的政府首長。《遠見雜誌》從1994年開始縣市首長施政滿意調查,透過評比的方式發掘台灣的政治新人才,尤其
      10:16
  • 名人專欄

    一本雜誌,幫你療癒

    字裡行間一本雜誌,幫你療癒王力行全世界從軍事戰爭、晶片戰爭、貨幣戰爭,到川普祭出的關稅大戰;鬥爭無一日消停,社會沒一天安穩,人心無一日平靜。遠見民調年初發表,台灣有83.3%受訪者一週內有焦慮不安、壓力大、鬱悶的負面情緒。這個數字震撼大家。全球的療癒產值已高達136兆新台幣,是台灣2024年GDP的
      04:11
  • 名人專欄

    開天闢地的人

    華人三地:新加坡開天闢地的人李慧玲抵達南非的時候,小王也到機場接機。他來自中國河南,大學畢業後跟著父親和哥哥到非洲開疆闢土已經十幾年,後來太太也跟著來了。他們生產一些日用品,銷售到非洲,後來有跨國企業把他們公司收購了,連帶他也加入了這家企業。小王現在不僅能說流利的英語,還可以說好幾個非洲語言。他說,
      04:13
  • 名人專欄

    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創新講談金屬水彩畫般的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劉育東「讓我們一起倒數揭幕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5、4、3、2、1,」司儀說著,在蔡長海創辦人、林增連共同創辦人夫人、馬總統、安藤先生和750位貴賓的見證下,12年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大家苦等6年半後,正式開館。10年前,同時身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
      08:28
  • 名人專欄

    網路社交媒體的兩大風險與防護

    數位面面觀網路社交媒體的兩大風險與防護李德財行動裝置普及、網路社交媒體盛行,民眾透過網路進行線上交易、社群交流,已是現代生活的日常。但在社群平台極易形成資訊同溫層,且社群平台業者往往透過「演算法」推薦符合用戶人設的相關訊息,久而久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人際群聚關係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其潛在的風險
      04:24
  • 名人專欄

    當從醫不再是首選,如何喚回醫療新血?

    醫療新視野當從醫不再是首選,如何喚回醫療新血?邱冠明今年大學申請入學首階段篩選結果揭曉,牙醫系錄取分數首度全面超越醫學系,引發熱議。這並非偶然,而是台灣醫療體制深層問題的具體顯現,也是一個重新思考醫療資源分配與制度改革的契機。過去醫學系是頂尖學生的首選,根源於歷史與政治因素。從日治時期精英被導向「從
      04:22
  • 名人專欄

    推動金融主權AI 加速金融市場數位轉型

    金融最前線推動金融主權AI 加速金融市場數位轉型王儷玲近年來,「主權AI」已成為全球科技政策的新關鍵詞。NVIDIA黃仁勳執行長曾於世界政府高峰會上呼籲,各國應建立自己的AI主權,投入本土AI技術與基礎設施,避免過度對國外系統與模型的依賴,才能保護數位主權。對金融業而言,建構「金融主權AI」勢在必行
      03:56
  • 名人專欄

    傾聽寂靜

    弦外之音傾聽寂靜尤虹文春天驚蟄之後,我的新podcast《尤虹文的療癒時光》上線了,希望和聽眾朋友們一同在琴音中,尋找心靈的解答。一個哈佛好朋友說因為從尼安德塔原始人到外星人到現代人,每個人都需要療癒,讓我笑到不行。耶魯大學的副教務長聽完以後寫簡訊告訴我說,她已經分享給朋友,而且感謝《遠見》團隊製作
      03:54
  • 精采內容

    朴槿惠、尹錫悅遭彈劾下台 韓國總統陷青瓦台魔咒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遭彈劾引發關注。尹錫悅曾多次在印太戰略架構下,強調與台灣的價值連結,他為何會走到戒嚴這步?目前支持度領先的李在明,又是如何看待兩岸與台韓關係?
      09:49
  • 精采內容

    1.6萬公里外的警鐘 格陵蘭融冰揭全球氣候危機

    紀錄片《冰的顏色》4月中旬在台播映,協助拍攝的學者柯根、格陵蘭因紐特族獵人克里斯汀生,也飛越半個地球造訪台灣,揭露北極融冰背後的殘酷現實,這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13:43
  • 精采內容

    從冷靜接棒到制度轉型 姜家煒挺過230天考驗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請辭後,由33歲的姜家煒接任代理執行長已230天。他如何盤點資源、重繪策略地圖,帶領這家曾被譽為「台灣之光」的新創,重返榮耀舞台?
      15:18
  • 精采內容

    超徵稅收4年1.87兆 是國力進補還是虛耗?

    2021年起,台灣年年出現鉅額超徵稅收,累計4年已達1.87兆元,平均每年4677億元,去年超徵稅收更首次超過5000億元,占總預算逾16%。財政學者擔憂,恐虛耗台灣國力。
      07:22
  • 精采內容

    超徵稅收背後,營所稅與綜所稅誰貢獻最多?

    超徵稅收背後,營所稅與綜所稅誰貢獻最多?2023年的政府各項稅收來源顯示,前五大稅收來源分別為:營利事業所得稅(31.2%)、綜合所得稅(21.8%)、營業稅(16.6%)、證交稅(5.7%)、貨物稅(4.8%)。近年稅源有三大變化趨勢。首先是營所稅占比逐漸加大,2015年以前,營所稅與綜所稅占稅源
      02:48
  • 精采內容

    要培育明星員工 先養成他的「重要感」

    許多企業常面對員工投入度創下新低等困境,都源於員工覺得自己不重要。要解決這個問題,領導人可以在與部屬日常互動時,營造他們重要性的感受。
      15:57
  • 封面故事

    川普掀關稅海嘯 苦日子來了?

    封面故事 深度解析 關稅受災地圖曝光,台灣求生全攻略!川普掀關稅海嘯 苦日子來了?企畫、撰文/林讓均、廖君雅責任編輯/曾美鳳 責任美編/杜軍儀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投下「對等關稅」震撼彈,在WTO(世界貿易組織)跨入30週年的當口,美國恐扼殺親手催生的全球化與自由貿易體系!台灣被點名課徵32%
      21:18
  • 封面故事

    零關稅政策撕開保護傘 台灣汽車、農業進入淘汰賽

    「對等關稅」海嘯雖按下暫停鍵,但「零關稅」風暴卻在台灣內部發酵,其中汽車產業、農業恐成台灣對美輸誠最大犧牲者,一旦政府讓步過多,將衝擊數十萬人生計……。
      09:25
  • 封面故事

    90天生死線倒數計時 台灣出口面臨關稅浩劫

    美國對台祭出32%關稅重拳,重創工具機、扣件、水五金等傳統製造業。短短90天的緩衝期,企業只接到急單,供應鏈陷入震盪,千萬勞工與隱形冠軍,正面臨生死考驗。
      16:38
  • 封面故事

    川普政策重擊終端產業 供應鏈啟動大洗牌

    台灣科技業者最近一個月很不好過,在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下,迎急單、忙擴廠,供應鏈動盪不安。而這場混亂,很可能正是新一波全球供應鏈大遷移的開端。
      11:06
  • 封面故事

    蘋果也撐不住關稅壓力?iPhone製造體系陷重組焦慮

    蘋果也撐不住關稅壓力?iPhone製造體系陷重組焦慮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啟動對等關稅機制,雖然智慧型手機目前暫未列入首波課稅清單,但市場對蘋果是否成為下一波政策目標,已高度戒備。尤其蘋果iPhone供應鏈深度倚賴中國製造,若未來延伸課稅至消費性電子產品,將引發全球科技鏈新一波「地緣重構」。川普政府4
      04:39
  • 封面故事

    挺住川普重拳 台灣企業五策略備戰

    川普關稅風暴重拳出擊,其中,對台灣課徵的稅率高達32%,美方宣布暫緩90天,暫時讓企業喘了口氣。在這場貿易重構與全球供應鏈洗牌下,關鍵90天,台灣企業該如何應對?
      10:34
  • 封面故事

    美國強力打壓中國 卻讓「大國崛起」?

    美國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戰,原意是圍堵中國崛起,卻意外引發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的劇烈變動。中國不僅與東協國家深化合作、與歐洲強化經貿往來,更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11:25
  • 封面故事

    川普關稅說變就變 美國陷入集體焦慮

    川普的朝令夕改關稅政策,除了讓各國疲於奔命,也在美國社會掀起嚴重的不安:從家庭採購、企業策略,甚至到三權分立制度的運作,都正在受到川普激進作風的劇烈衝擊。
      10:17
  • 封面故事

    AI、日股、黃金 震盪市場三大資產避風港

    川普拋出對等關稅震撼彈,引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台股創下單日最大跌點,美債殖利率飆升、美元信任動搖。風暴過後,該如何重建資產配置,尋找穩中求勝的機會?
      10:59
  • 前瞻科技業

    AI走進實體人生 與人類零距離是好事?

    AI變得更聰明,也更懂你!它接下人際互動的任務,能在線上傾聽煩惱,並在線下回應需求,完全填補人力與情感的空白。因此,與人的距離也愈來愈近。這,是好事嗎?
      10:56
  • 前瞻科技業

    AI擬人化時代,如何監管潛藏風險?

    AI擬人化時代,如何監管潛藏風險?當AI擬人化程度日漸提升,成為日常生活的得力助手,甚至是談心伙伴,背後仍潛藏許多未見的風險,亟需公民社會的積極討論,在人機互動新時代取得平衡。第一個風險,是人類過度依賴AI。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指出,AI只是隨機順著使用者語氣進行回應,一旦人類當真,這種依
      03:30
  • 前瞻科技業

    AI走出幕後 走進消費者最前線

    當模型更聰明、更快、更便宜,AI不再需要隱身幕後,直接現身第一線與人互動。跨進店家,打入家庭,成為人們日常的一部分。
      09:04
  • 前瞻科技業

    排遣心事還能說情話 AI生成孤獨商機

    隨著AI擬人化程度愈來愈高,人類向AI傾訴心事、甚至談戀愛,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而漸漸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甚至發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
      12:12
  • 精采內容

    史欽泰:台灣半導體技術不是偷來的,是做出來的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席捲全球之際,台灣半導體推手史欽泰、陳添枝與吳淑敏合著的《從邊緣到核心》一書,不僅記錄台灣半導體50年發展史,更是對川普「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的正面回應。
      10:18
  • 精采內容

    應援科技「支持者經濟」 一條龍平台讓金流安心上路

    在內容創作、公益行動或政治參與中,「支持者經濟」正迅速崛起!應援科技透過一條龍平台,串接社群經營與金流管理,不僅簡化流程,更讓金援透明、合法,打造穩定又可持續的支持力量。
      10:46
  • 特別企畫

    企業、醫院齊拚ESG 台灣永續3.0鳴槍起跑

    結束上一個20年,《遠見》ESG獎正式邁入第21個年頭,今年的314件參獎方案,足以看見台灣永續轉型的演化與優化,更證實永續工程3.0正式上路。此外,《遠見》今年更首創「ESG醫療永續獎」,將影響力延伸至國內醫療機構,為台灣永續發展締造全新里程碑。
      19:21
  • 特別企畫

    2025第21屆《遠見》ESG 企業永續獎英雄榜

    凡連續蟬聯「綜合績效」首獎三次之企業,將名列為遠見ESG年度榮譽榜,於接下來三屆內,無須參加「綜合績效」評選。
      47:56
  • 特別企畫

    量身設計七階職涯 台積電成就多元共融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不僅營收成績亮眼,多年來也努力營造多元公平共融環境。以「員工職涯」為設計核心的制度創新,徹底落實到國際影響力的全方位實踐,深獲各界肯定。
      06:40
  • 特別企畫

    串起醫療與關懷 南山人壽編織永續照護網

    南山人壽投入逾5.4億元,協助逾4.6萬名弱勢民眾。透過醫療補助、醫務社工支持與志工行動,不僅提升「醫務社工」社會能見度,也實踐保險本業初衷,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06:29
  • 特別企畫

    「節能牌」拚永續 東元電機轉出新生機

    70年馬達老品牌,轉型拚永續!東元電機董事長利明献打出節能牌,打造完整永續生態系,從高效機電到綠色融資,全面加速減碳轉型,成為企業淨零排放的重要推手。
      06:31
  • 特別企畫

    從「合規」到「義務」 金寶長出ESG素養

    歷經50年發展的金寶電子,從提升員工ESG素養出發,串聯供應鏈攜手減碳,打造全方位永續策略。並將永續行動從「合規」內化成所有人的「義務」,成為ESG實踐的產業典範。
      06:22
  • 特別企畫

    3K產業蛻變領航ESG 根基營造打下永續地基

    冠德集團旗下的根基營造,結合再生能源與循環經濟,打造貨櫃式永續工務所,並全面採用PLC低碳材料,透過上下游協作與移工關懷,開創永續低碳工程生態圈。
      06:49
  • 特別企畫

    系統化推動ESG 穩得翻倍產出永續效益

    穩得實業編製永續報告書,成立永續委員會,透過系統化規劃,攜手賽珍珠基金會扶植新住民學童、投入非主流運動贊助,在中小企業有限資源發揮事半功倍的永續力量。
      06:37
  • 特別企畫

    36家83案角逐26獎 台灣醫療韌性永續發光

    由《遠見雜誌》首創的「ESG企業永續獎」邁入第21屆,今年更擴大倡議範疇,創立「ESG醫療永續獎」。首屆共有36家醫院、83件報名,最終評選出5座首獎、8座楷模獎、13座績優獎,為台灣永續發展締造全新里程碑。
      12:07
  • 特別企畫

    2025第一屆《遠見》ESG 醫療永續獎英雄榜

    特別企畫2025第一屆《遠見》ESG醫療永續獎 英雄榜醫療永續組1首獎、1楷模獎、2績優獎,共4件首獎積極弭平醫療不平等,醫療範圍遍及國內外,全台共支援14處,7位醫師常駐當地;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點12年,服務近1.3萬人次。同時長期深耕社區,推動健康促進與社會公益服務。2024年,舉辦4690場社
      14:01
  • 特別企畫

    醫廢再生、友善安息 雙和串起醫療永續主旋律

    淨零轉型意識抬頭之際,雙和醫院秉持「勿以善小而不為」,相信微小行動終將積沙成塔,累積改變力量。醫療機構不僅救人,更應實踐社會責任,成為永續價值的引領者。
      06:36
  • 特別企畫

    五度挺進烏克蘭 馬偕醫院寫下人道典範

    俄烏戰爭爆發、烽火蔓延,當多數人選擇撤離,一支來自台灣的醫療團隊卻選擇逆行,五度奔赴烏克蘭,走過15座城市,在戰火中寫下台灣人道醫療的新篇章。
      07:04
  • 精采內容

    雙月海外拓點告捷 單店業績飆出台灣1.5倍

    從台北巷弄走進新加坡商場,雙月以一碗清燉雞湯征戰海外,靠著道地口味、在地合作與穩健展店節奏,不到半年便開出三家分店。
      06:39
  • 精采內容

    川普槓上哈佛大學 恐引爆全球人才大搬風

    川普政府凍結哈佛大學高達22億美元研究經費,外界憂心美國高教遭政治干預,恐致學術寒蟬效應與人才外流。台灣能否在這波移動潮中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是一大挑戰。
      10:40
  • 好享生活

    融入新地標 傳統工藝轉生

    從大阪世博、不丹機場,到台灣的POUYUENJI HILLS、勤美洲際酒店,流瀉文化與手感共構
      05:54
  • 好享生活

    寶元紀細究世界冠軍工法 精砌茶藝與紅磚的交會

    從地面到牆角, 22萬塊磚鋪成當代茶之道
      07:30
  • 好享生活

    職人工藝藏身勤美洲際 玻璃門牌壓製台灣山脈之美

    再淘選出150件交付飯店使用 ,精製逾500塊玻璃
      06:15
  • 名人專欄

    富養自己,放養伴侶,鬆養孩子

    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雙碩士,現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最近熱愛馬拉松與健身,證明運動是寵自己最好的方式。
      04:20

最近雜誌

  • 遠見雜誌

    NO.0466

    2025-04-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5

    2025-03-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4

    2025-0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3

    2025-0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2

    2024-1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1

    2024-1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0

    2024-10-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9

    2024-09-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8

    2024-08-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7

    2024-07-01

    $ 150 元

月刊 & 其他

常春藤解析英語 - No.0442

No. 0442

2025-05-01

$ 160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64

No. 0264

2025-05-01

$ 160 元
Live互動英語 - No.0289

No. 0289

2025-05-01

$ 165 元
ABC互動英語 - No.0275

No. 0275

2025-05-01

$ 165 元
世界民航雜誌 - No.0303

No. 0303

2025-05-01

$ 220 元
EMBA雜誌 - No.0465

No. 0465

2025-05-01

$ 175 元
鄉間小路 - No.1227

No. 1227

2025-05-01

$ 118 元
PC Home電腦家庭 - No.0352

No. 0352

2025-05-01

$ 180 元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 No.0282

No. 0282

2025-05-01

$ 235 元
畅游行 - No.0147

No. 0147

2025-05-01

$ 84 元
一手車訊 - No.0413

No. 0413

2025-05-01

$ 120 元
讀者 - No.0173

No. 0173

2025-05-01

$ 80 元

企業 & 財經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39

No. 2339

2025-12-14

$ 268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47

No. 2347

2025-05-11

$ 268 元
商業周刊 - No.1955

No. 1955

2025-05-05

$ 120 元
今周刊 - No.1480

No. 1480

2025-05-01

$ 99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25

No. 0225

2025-05-01

$ 33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50

No. 2350

2025-05-01

$ 268 元
智富月刊 - No.0321

No. 0321

2025-05-01

$ 129 元
遠見雜誌 - No.0467

No. 0467

2025-05-01

$ 15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66

No. 0966

2025-05-01

$ 44 元
EMBA雜誌 - No.0465

No. 0465

2025-05-01

$ 175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67

No. 0667

2025-04-30

$ 99 元
天下雜誌 - No.0822

No. 0822

2025-04-30

$ 15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