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744

No.744_Aug-14-25
✰✰✰✰✰本月最殺~訂一年26期加碼再送一年26期,一共52期只要2280元,平均一本不到44元。✰✰✰✰✰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744 預覽

  • 財訊觀點

    企業轉骨的黃金時刻

    財訊觀點企業轉骨的黃金時刻台灣進入對美關稅談判焦灼期,談判小組承受巨大壓力,風向似乎被帶到「關稅談不好,台灣就沒前途」的氛圍,但真的是這樣嗎?從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美國和中國並列為台灣最大出口國,占比各為二七.九%;到了七月,美國占比達三二.五%,一躍成了最大出口國。細看輸美產品項目,逾七○%是屬於
      00:04
  • 老謝看世界

    在AI大浪與中國內捲之間

    老謝看世界在AI大浪與中國內捲之間《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列車不斷地向前奔馳,台灣的政壇也陷入瘋狂的攻防。關稅是全民大事,無奈卻成了政治鬥爭焦點。先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在七二六大罷免前夕,告訴大家只要關稅超過一○%,台灣的產業將「民不聊生」;接著趙少
      00:22
  • 財訊專欄

    重返一九三○年代

    全球經略重返一九三○年代楊森/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財信出版總編輯、《財訊》雙週刊總主筆、顧問本專欄由楊森、施俊吉、印和闐輪流執筆八月初美國敲定大部分國家關稅,川普關稅之亂大致塵埃落定,《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有效平均關稅從去年二.三%攀升到一八%,是一九三○年代以來最高水準;不過,美國經濟沒有受到明顯衝擊
      00:21
  • 投資雷達站

    黃明和: 這是40多年來最慘的一次

    美國加徵二○%關稅、日韓競爭與台幣升值三重夾擊,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直言,這是他從業四十多年來最嚴峻的一役,台灣業者只能靠自己轉型。
      00:11
  • 投資雷達站

    工具機半年報慘澹 台廠利潤遭侵蝕

    正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台灣工具機業者,在二○%關稅、匯率看升及中國與日本業者競爭下,處於被挨打的局面,半年報看得出業者的困境。
      00:24
  • 財訊專欄

    調菌治病可以從「腸」計議

    生醫大未來調菌治病可以從「腸」計議吳明賢/台大醫學院院長曾任台大醫院院長、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本專欄由吳明賢、黃彥華、吳漢章輪流執筆腸胃是眾所皆知的消化器官,負責將食物消化吸收成身體所需養分,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已有證據顯示腸胃道也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從口腔至肛門,居住著無數的細菌、病毒及真
      00:03
  • 財訊專欄

    零售電商的「流量通膨」週期起伏

    數位攻略零售電商的「流量通膨」週期起伏林原慶/未來流通研究所共同創辦人歷任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商業發展研究院本專欄由林原慶、劉世偉、鄭勝丰輪流執筆今年以來,台灣零售電商業者應該普遍感受到,無論線上線下的流量獲取成本均快速攀高,新客觸及費用日益高昂,但轉換率及回報卻持續低迷;在在標誌著流量變
      00:02
  • 財訊專欄

    「股東行動主義」是敵還是友?

    企業進化論「股東行動主義」是敵還是友?蔡鴻青/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常從長期股東價值角度,觀察全球資本市場重大交易與策略轉折點本專欄由蔡鴻青、徐志強、王劭仁、楊曉文輪流執筆七月下旬, OK超商的加拿大母公司ACT收購日本7-ELEVEN 案畫下句點。外資也在觀望,日本「股東行動主義」的下一步。ACT成立
      00:23
  • 財訊專欄

    老師不學AI,小心誤人子弟

    網際最前線老師不學AI,小心誤人子弟林坤正/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王道銀行、夠麻吉董事、政大商學院產業博士班(DBA)研習中本專欄由林坤正、徐挺耀輪流執筆二○ 二五年八月七日,OpenAI 執行長SamAltman 透露,GPT-5 能在短短數秒內生成《貪食蛇》遊戲的程式代碼,這一展示不僅震驚了我們,
      00:43
  • 財訊專欄

    巴士海峽慰靈祭的省思

    島嶼新航線巴士海峽慰靈祭的省思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一九六八年生,曾任職朝日新聞社,擅長兩岸三地華人圈議題。二○一八年榮獲第十七屆卓越新聞獎,為首次外國人獲獎紀錄本專欄由野島剛、陳亮恭、顏擇雅、周思齊輪流執筆位於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被稱為「慟哭的海峽」。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和美軍在菲律賓
      00:02
  • 新聞焦點

    比亞迪繞道登台 加速重整對中規範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蓄謀已久的登台計畫,如今正式浮上台面。其他國家在現行法規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抵擋中國低價產品入侵,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00:13
  • 新聞焦點

    看懂稅收真相 超徵和你想的不一樣

    稅收連年超徵,去年超徵數更創新高,引爆朝野「還稅於民」的政治攻防。然而,人民對超徵的誤解,凸顯出台灣財政、主計單位的保守與債留子孫的隱憂。
      00:10
  • 新聞焦點

    賴清德定調三方向 扭轉國會僵局

    七二六大罷免挫敗,民進黨陷入大低潮,賴清德開始思考朝野都能下台階的解決之道;第一步就是用合憲的方式發放現金,一來回應人民需求,也主動出擊清理戰場。
      00:01
  • 新聞焦點

    民眾黨兩年條款定錘 國會生態新考驗

    民眾黨黨代表大會落幕,兩年條款的爭論,在黃國昌主導下一錘定音;黃暫時化解黨內爭議,但令人好奇的是,未來民眾黨與立院黨團將出現什麼微妙變化?
      00:02
  • 話題人物

    陳世凱非典型交通部長 戴著鋼盔往前衝

    從行政院發言人到交通部長,陳世凱推動許多交通改革,他除了強化與民眾溝通,也讓台鐵暌違30年首次調漲票價;他坦言壓力很大,但必須帶著鋼盔往前衝。
      00:05
  • 封面故事

    台商轉骨時刻 跟著 跟著美國再偉大

    美國總統川普藉由關稅談判,主導全球經濟資源重分配,振興美國工業。這是1990年代投資中國、2018年投資東協之後,台商再一次海外投資大浪潮,而且金額更大、技術層次更高,是台商轉骨的大好時機。
      00:43
  • 封面故事

    台積電扮領頭羊 台廠築起1600公里AI矽鏈

    一條由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廠當起點,橫貫美國南部直達德州的一千六百公里「矽鏈」,串起晶圓、零組件與伺服器台廠,也是此次川普重稅下豁免保護的核心陣營。
      00:27
  • 封面故事

    應援部隊跟著東進 台積電供應鏈旺到2028年

    美國總統川普力拚「重振美國製造」政績,台積電因此加快美國建廠速度;台積電在台灣緊密合作的水務、廠務以及設備供應鏈相關公司,將續迎東進大商機。
      00:06
  • 封面故事

    搭上美國資料中心升級潮 伺服器零組件獲利引擎轉不停

    黃仁勳預估,未來AI基礎建設商機達十兆美元,台灣供應鏈在交換器、PCB先進材料、散熱零組件、連接線等領域,都將成為AI工業革命的重要骨幹。
      00:35
  • 封面故事

    美國開放自建電廠 台廠喜迎AI能源革命大商機

    科技龍頭自建電力系統的趨勢下,開啟價值數千億美元的能源建設大商機。台灣重電與電源企業經驗豐富,交期穩定、競爭力強,是這場商機的潛在贏家。
      00:39
  • 封面故事

    布局美台ETF與基金 鎖定3大主題搶賺川普政策紅利

    美國再工業化的企圖心,帶動美股創新高,尤以AI半導體、加密資產、航太基建三大主題漲相最佳;投資人可透過美、台ETF,參與下一波美股盛世。
      00:53
  • 產業動態

    科技大咖透玄機 資料中心迎變革浪潮

    八月五日,OCP(開放運算計畫)亞太區峰會首次在台舉辦;Meta、谷歌和博通紛紛透露,正在打造AI伺服器的新規則,而它將改變未來的伺服器商機。
      01:08
  • 產業動態

    揭祕天弘科技 智邦最可敬的對手

    一九九四年從IBM獨立出來的天弘科技,曾是EMS超車鴻海的加拿大老廠,如今把目光投向AI高速交換器,與本土網通大廠智邦正面交鋒,喚醒久違的榮光。
      00:31
  • 產業動態

    走進喬治亞學院 見證AI革命

    位於亞特蘭大的喬治亞理工學院,是AI人才的重要孵化場;這裡的研究不只為論文而做,而是要真正進入太空、工廠與復健中心,成為產業未來的起點。
      00:42
  • 產業動態

    前進喬治亞州 台廠升級突圍新據點

    全球貿易戰與關稅戰壓力重重,台灣中小企業的轉型壓力大增;愈來愈多台廠將眼光投向新興熱點——美國喬治亞州,默默搭建出一條台廠「升級突圍」的可行路徑。
      00:14
  • 封面故事

    AI永續幸福城 22縣市智慧應用大調查

    超過8成台灣民眾聽過AI,但不一定清楚它的內涵。台灣各縣市政府愈來愈重視AI應用,許多實績證明不僅能帶動市政營運效率,還能消弭城鄉差距,更有助於城市永續發展。《財訊》雙週刊今年智慧城市關鍵報告便以「AI永續幸福城」為主題,了解縣市首長如何善用AI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00:08
  • 封面故事

    城市經驗也能變現 陳其邁:我要做會賺錢的主權AI

    高雄正攜手輝達、思科發展主權AI的智慧城市建設。市長陳其邁要用AI翻轉高雄以製造業為主的命運,而在技術背後,有一套新的商業模式。
      00:44
  • 封面故事

    效率提升50%的威力 長照社福省人力 嚇阻飆車族有成

    近年來,隨著AI技術愈趨成熟,發展智慧城市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也逐步迎刃而解。《財訊》調查發現,各縣市在環境監測和緊急救護、健康與醫療服務,以及行政作業系統應用上,有顯著進展。
      00:39
  • 封面故事

    AI美好想像背後⋯ 憂慮弱勢學不會 女性擔心洩個資

    全台八成民眾都聽過AI,各縣市首長也強化民眾在意的健康醫療、交通運輸等服務。另外,不可諱言的是,弱勢族群不擅使用和個人隱私問題是民眾的疑慮,未來需要特別注意。
      00:41
  • 封面故事

    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10人獲殊榮

    為鼓勵智慧城市實踐者創新服務與跨域合作,智慧城市協會與《財訊》雙週刊、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二○二五智慧城市卓越貢獻獎」甄選,透過本活動表彰智慧城市領域傑出人士,今年共選出十位專業人士接受表揚。
      00:17
  • 財訊論壇

    產業、資本市場力拚「第二次國際化」

    美國對等關稅稅率全面揭曉,國際經濟秩序再掀巨浪。台灣證券交易所呼籲,台商應將危機化作轉機,打造韌性資本市場,迎戰全球重構。
      00:07
  • 投資雙週報

    川普關稅可望促成併購潮

    名家看投資川普關稅可望促成併購潮吳嘉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AIA Wealth 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本專欄由吳嘉隆、郭恭克輪流執筆)川普關稅產生的效果,除了增加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之外,很明顯的,在產業方面是要促成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就是要供應鏈從全球化轉變成在地化。這是美國總統川普
      00:03
  • 投資雙週報

    昇陽半、中砂迎二奈米紅利

    名家看投資昇陽半、中砂迎二奈米紅利楊啟宏贏三富執行長北市大安社大二十年講師(本專欄由楊啟宏、張捷輪流執筆)台積電往二奈米製程邁進,國產化趨勢有利相關股本益比提升,二奈米製程未來在鑽石碟/再生晶圓的中砂、昇陽半導體;特用化學的台特化、新應材; CoWoS 設備的弘塑、萬潤、辛耘等供應商角色將更吃重。近
      00:13
  • 投資雙週報

    關注PCB上游產業

    名家看投資關注PCB上游產業張真卿知名理財作家昕創投資執行董事、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本專欄由張真卿、梁憲政輪流執筆)如果一個產業或一家公司具有「新產品」、「新市場」特質,就會是資本市場注目焦點。新產品和新市場的公司具有低基期、市占率從零開始的優勢。它們的特色是毛利率較高、獲利率也相對高。像早期的智慧
      00:21
  • 投資雙週報

    台股狂飆下的兩個重要現象

    名家看投資台股狂飆下的兩個重要現象杜金龍曾任大華證券投顧董事長金彝獎證券及期貨傑出人才獎截稿(八月八日)前的盤勢,呈現兩個重要現象。首先,加權指數已突破今年一月七日二三九四三的高點,站上兩萬四千點的今年新高;下一個壓力將是去年七月十一日創下的二四四一六歷史高點,只差不到四百點了。由此可以確定,台股已
      00:09
  • 投資雙週報

    稀土博弈升溫 中港股市進入生死線

    稀土是美中角力的重要指標,一旦美國具備稀土原料自給自足的能力,進一步發動貿易戰、阻斷中國獲得美元的管道,將是理所當然。
      00:19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川普關稅戰反噬 美車廠慘成炮灰

    川普宣示重振美國汽車產業,但採取的關稅手段,卻意外讓美國汽車製造商遭受最慘重的打擊。美國汽車業「三巨頭」面臨關稅導致的虧損,而部分小廠則面臨裁員壓力。
      00:31
  • 財經指標

    丹娜絲風災農損推升七月CPI

    財經指標丹娜絲風災農損推升七月CPI主計總處公布7月CPI,受到颱風造成農產損失,食物價格持續上漲,較去年同期上漲1.54%;剔除能源後的核心CPI 指數,上漲1.7%。總結今年前7個月,CPI 較去年同期漲1.87%,核心CPI 上漲1.67%。食物價格中以蔬菜價格漲幅5.72%最顯著,另外肉類、
      01:45
  • 財富人生

    「蟹」逅金秋 舌尖的限定饗宴

    (本專欄由趙敏夙、邱德夫、楊怡祥、高琹雯輪流執筆)萬里蟹vs.大閘蟹 多樣吃法滿足味蕾「蟹」逅金秋 舌尖的限定饗宴趙敏夙曾任美食記者,遊歷各國採訪,出版台灣食材書,愛做菜,現任職於農畜食品餐飲集團,追求美食真理,分享好品味。秋風起,蟹腳癢,我已開始提前吃蟹。最近幾場蟹宴食來都沒有讓人失望,台灣萬里蟹
      00:11
  • 財富人生

    一部防災收音機 開始的故事

    本專欄由馬世芳、九號球、塗翔文輪流執筆)希望永遠用不到的最佳準備一部防災收音機開始的故事馬世芳廣播人、文字工作者著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等回想起來,一切都是從那部山進(Sangean)MMR-88防災收音機開始的。那是二○二○年春天。疫情初起,世局大亂,我想:萬一斷
      00:18
  • 財富人生

    陳藹玲妙用經典 化身兒少心靈捕手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從主播轉身投入兒少影視教育二十多年。面對短影音衝擊兒少心理健康隱憂,她重新詮釋「虎姑婆」,期望開創兼具情緒教育與市場價值的影視變現模式。
      00:11
  • 現場目擊

    奇鋐躍居千金股 「小金童」沈星豪低調現身AI峰會

    現場目擊奇鋐躍居千金股 「小金童」沈星豪低調現身AI峰會AI重要性日增,由雲端大廠推動的開放運算計畫( OCP),今年亞太區峰會首度在台舉辦。會場外還有台廠、外商大秀新品,土洋較勁氣氛濃烈,但在峰會內最讓業界爭相討論的,反而是沒有攤位的液冷大廠奇鋐!因為,奇鋐董事長沈慶行的兒子──沈星豪,在為期兩天
      00:06
  • 現場目擊

    侯雨利第三代難得同台 聚焦南紡土地開發

    侯雨利第三代難得同台 聚焦南紡土地開發仲量聯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侯文信,日前到南紡董事會分享資產開發多元經營策略,這也讓七○年代的台灣首富侯雨利的第三代堂兄弟難得齊聚一堂合影。侯雨利是多家台南幫企業的創始金主,侯文信的父親侯永松是侯雨利最小的兒子。而南紡董事侯博裕及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則是侯雨利長子侯
      00:01
  • 現場目擊

    尹崇堯、黃男州「作夥」 「山山戀」好事近了?

    現場目擊尹崇堯、黃男州「作夥」 「山山戀」好事近了?八月八日展開的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上,玉山金控與南山人壽不僅共同擺攤,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與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還一起在攤位上,親自接待主辦單位生策會會長翁啟惠和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解說兩家公司在高齡金融的發展,令人不禁聯想為「官宣」雙方的緊密關係。去
      00:01
  • 現場目擊

    余忠仁掌台大醫院迎大禮 同框吳明賢感謝旺董

    余忠仁掌台大醫院迎大禮 同框吳明賢感謝旺董台大醫院新任院長余忠仁八月一日上任後,行程緊湊,但是氣色相當好。日前在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他自己有高超的能力維持精神飽滿:「我的個性很容易放鬆,只要一躺上床就能睡著。」他曾找人到家裡按摩,但是才按兩下就開始打呼,「我覺得很對不起按摩師」。這位健保署署長石崇
      00:01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43

    2025-07-31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2

    2025-07-1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1

    2025-07-0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0

    2025-06-1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9

    2025-06-0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8

    2025-05-22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7

    2025-05-0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6

    2025-04-2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2

    2025-03-2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4

    2025-03-27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商業周刊 - No.1971

No. 1971

2025-08-25

$ 12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6

No. 2366

2025-08-22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6

No. 1496

2025-08-21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5

No. 0675

2025-08-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5

No. 1035

2025-08-20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0

No. 0830

2025-08-20

$ 153 元
商業周刊 - No.1970

No. 1970

2025-08-1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2

No. 0982

2025-08-16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5

No. 2365

2025-08-15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5

No. 1495

2025-08-14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4

No. 0744

2025-08-14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4

No. 1034

2025-08-13

$ 112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71

No. 1971

2025-08-25

$ 12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6

No. 2366

2025-08-22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6

No. 1496

2025-08-21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5

No. 0675

2025-08-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5

No. 1035

2025-08-20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0

No. 0830

2025-08-20

$ 153 元
商業周刊 - No.1970

No. 1970

2025-08-1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2

No. 0982

2025-08-16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5

No. 2365

2025-08-15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5

No. 1495

2025-08-14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4

No. 0744

2025-08-14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4

No. 1034

2025-08-13

$ 1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