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No.0743

No.743_Jul-31-25
✰✰✰✰✰本月最殺~訂一年26期加碼再送一年26期,一共52期只要2280元,平均一本不到44元。✰✰✰✰✰關於《財訊雙週刊》:創立於1974年,一直是分析國內政經議題、掌握投資脈動、洞燭市場機先、最權威、專業、客觀的優質領導品牌。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每隔週四出刊/一年26期。 ✰✰✰✰✰ 您之前的訂閱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會自動接續上一次的訂閱期數、不會重疊! ✰✰✰✰✰ 本刊有支援【輕鬆選】方案喔,歡迎在下方價格方案中選購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隔週四出刊 / 一年26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Wealth Magazine Inc.
國家/地區:
Taiwan

財訊雙週刊 - No.0743 預覽

  • 財訊觀點

    風電政策的抉擇時刻

    財訊觀點風電政策的抉擇時刻小英政府八年推動綠能政策,催生台灣風電產業兆元商機,除了提供更多元的綠電供應來源,也落實了相關產業國產化,力圖帶動供應鏈轉型升級。然而,面對疫情延宕、技術升級需要時間、國際競爭環境改變等挑戰,目前離岸風電併網時程明顯落後。與此同時,AI大勢所趨,穩定的能源供應成為全球的關注
      00:05
  • 老謝看世界

    台灣未來幾年會比較辛苦

    老謝看世界台灣未來幾年會比較辛苦謝金河!《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財信傳媒董事長,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由民間公民團體發起的大罷免行動,七月二十六日舉行投票,結果大大出乎大家的預料,在全國二十四個罷免的區域,國民黨大獲全勝;以罷團為主,民進黨動員協助的大罷免行動,這次一席立委都沒有罷掉。接下來的八二三進
      00:01
  • 財訊專欄

    穩定幣的獲利契機

    全球經略穩定幣的獲利契機印和闐/證券金融業工作者六年級生,做過證券研究與債券交易,也當過基金經理,曾在國外工作過本專欄由印和闐、楊森、施俊吉輪流執筆七月十八日, 美國穩定幣法案《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獲得眾議院通過,此前參議院早已通過。川普去年大選時承諾過,絕不允許在美國
      00:12
  • 投資雷達站

    三立張榮華強勢入局 大同又要變天?

    大同經營權再現重大變局。四大股東中,鄭文逸入獄、蔣東濬出清持股、吳振隆減持;王光祥也證實正降低手上持股,由三立張榮華接手,大同恐面臨新一波變天壓力。
      00:04
  • 投資雷達站

    大宇資凃俊光的 一場半導體豪賭

    遊戲IP廠大宇資訊董事長凃俊光,過去十一年來透過收購,集團版圖橫跨通路、資安、金流、電能,如今又大擲二十億元接手光罩與揚智,觸角伸入半導體核心。
      00:20
  • 財訊專欄

    信任科技開啟智慧醫療新紀元

    生醫大未來信任科技開啟智慧醫療新紀元吳漢章/華碩雲端暨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公司總經理台大電機博士,擁有多年雲端服務與智慧醫療創新創業經驗本專欄由吳漢章、吳明賢、李鍾熙、黃彥華輪流執筆健康資料是智慧醫療的基礎燃料,同時也是高度敏感的個資。信任科技,正是回應這一挑戰的解方。它涵蓋一系列保護與授權技術,包
      00:11
  • 財訊專欄

    推動台灣數位信任產業地圖

    數位攻略推動台灣數位信任產業地圖鄭勝丰/ Gogolook 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台灣數位信任協會常務理事,將台灣防詐技術與公私協力合作推向世界舞台本專欄由鄭勝丰、林原慶、劉世偉輪流執筆在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此刻,「信任」已不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契約,而是產業發展與社會運作中最關鍵的技術與制度基石。當
      00:08
  • 財訊專欄

    企業須讀懂永續分類背後邏輯

    企業進化論企業須讀懂永續分類背後邏輯楊曉文/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本專欄由楊曉文、蔡鴻青、徐志強、王劭仁輪流執筆極端氣候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議題,而是隨時會衝擊企業營運的問題。歐盟制定的《永續分類標準》(EU Taxonomy),正是為引導資金投入真正有助於減碳與轉型的活動,
      00:14
  • 財訊專欄

    算力精英階級社會成形

    網際最前線算力精英階級社會成形徐挺耀/潮網科技董事長、泛科學創辦人本專欄由徐挺耀、林坤正輪流執筆大家都說,在AI時代會有一人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非常寬鬆地說,「一人獨角獸」已經發生了。有個有趣的傳聞,就是Meta 臉書挖OpenAI 的研究主管Mark Chen(陳信翰),開價四年十億美元!但,這
      00:34
  • 財訊專欄

    美東行看見棒球的記憶與責任

    島嶼新航線美東行看見棒球的記憶與責任周思齊/亞洲棒球總會特別助理、作家一九八一年生,職業棒球選手二十年生涯奪得眾多獎項,中華職棒大聯盟第九位千安百轟百盜紀錄選手;非營利組織「球芽基金」創辦人本專欄由周思齊、野島剛、陳亮恭、顏擇雅輪流執筆很榮幸受到「智匯台灣」團隊的邀請,前往美東參與夏令會並擔任演講嘉
      00:15
  • 財訊專欄

    漫畫很政經

    漫畫很政經作者李少民為美國歐道明大學國際商學教授,《美國觀察家》(The American Spectator)專欄作家及漫畫家。
      00:03
  • 新聞焦點

    後關稅時代 全球「政策市」崛起

    川普的關稅戰改變了過往全球化下的經濟分配規則,轉向以國家戰略利益為導向的競爭合作關係。催生全球股市走向「政策市」,將是劃時代的轉向。
      00:23
  • 新聞焦點

    台新新光金控上路 三大挑戰在眼前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正式合併,但市場考驗也隨即而來;吳東亮能否發揮整合效益並真正提升獲利,成為未來兩年的關鍵考題。
      00:14
  • 新聞焦點

    打造亞洲那斯達克 創新板待政策鬆綁

    政府要讓創新板成為亞洲那斯達克,希望藉此搶進國際新創灘頭堡;惟比較各國法規,台灣創新板仍需要更多政策鬆綁,才能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
      00:05
  • 新聞焦點

    賴政府士氣重挫 綠營團結現隱憂

    第一波大罷免投票結果底定,藍白陣營全數過關,民進黨與罷團士氣受挫。投票顯示,藍白基本盤未動搖,甚至緊密結合,而綠營則未能成功擴大戰線,內部勢必面臨一波盤整。
      00:01
  • 新聞焦點

    朱立倫聲勢止跌 何時交棒成焦點

    在藍白攜手下,在野陣營穩住國會版圖,表面團結下,國民黨內部卻暗潮洶湧。朱立倫未於第一時間宣布交棒,引發反朱派側目。藍營接班風暴以及未來的藍白互動,仍充滿變數。
      00:02
  • 話題人物

    文青企業家童子賢 挺台灣不分藍綠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長期關注文化發展,熱心公益,他用行動證明,企業家不只是追求數字與獲利,也可以是關懷社會、擁抱土地、以人為本的良善力量。
      00:05
  • 封面故事

    風電產業 紅色警戒

    離岸風電產業政策歷經10 年,台灣已成為全球離岸風電裝置量第5 大國;與此同時,本土供應鏈廠商也陸續交出成績單。然而,在離岸風電國產化比率取消的衝擊下,相關產業正面臨紅色供應鏈的虎視眈眈。台灣未來如何順利完成能源轉型目標,同時兼顧相關產業穩健發展,接下來的政策措施至為關鍵。
      00:19
  • 封面故事

    電動車翻版 中國風電供應鏈讓全球警鈴大作

    中國風電供應鏈正如電動車翻版,大舉外溢。然而在價格低廉、交期快速的糖衣之下,過度依賴中國製造的潛在隱憂,已經是各國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新課題
      00:10
  • 封面故事

    國產化政策鬆綁 郭智輝:「我已經答應WTO了!」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態,離岸風電「三之三期」開發將取消國產化比率限制;由於離岸風電是能源政策也是產業政策,政府仍會努力去推動產業化。
      00:06
  • 封面故事

    台船環海跨國合作 用工程管理整合力對抗紅色供應鏈

    台船與比利時海事工程巨頭DEME合資成立台船環海,雙方在深厚的互信基礎上,順利建造亞洲最大的離岸風電浮吊船,開啟一場台灣產業模式的創新。
      00:21
  • 封面故事

    天豐新能源不計成本 雲林離岸風場落實百分百國產化

    雲林離岸風場先前風波不斷,在天豐新能源的努力下終於啟用,並創下百分之百實踐國產化承諾的風場,讓人對它的韌性和毅力刮目相看。
      00:07
  • 企業人物

    劉恒昌專注細節打造 「被照顧的感覺」

    台北萬豪酒店從試營運遇上颱風到疫情重創,劉恒昌撐過低谷,也建立起獨有的飯店文化。十年光陰,他沒有辜負父親劉文治對他的期許,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00:10
  • 產業動態

    台積電 打贏二奈米戰役的祕密武器

    今年下半年,台積電二奈米製程將正式量產,這是十二年來最重大的技術更新;台積電也大幅更新管理機制,讓多位副總組成平台,打造最強製程研發團隊。
      00:19
  • 特別報導

    亞馬遜背後的 台灣盟友

    雲端霸主亞馬遜AWS,正默默築起自己的帝國,以自研晶片為核心的策略,逐步挑戰輝達龍頭地位。在全球AI競賽步入供應鏈主導的新時代,AWS首選台廠,共同搶食AI基礎建設商機。
      01:31
  • 特別報導

    昕奇坐享AWS雲端服務二房東商機

    全球AWS認證的雲端代理商約一八○家,台灣就有八至九家爭食;後起之秀的昕奇雲端決定不拚硬體、不砸技術人海,在競爭白熱的市場攜手新創,另闢藍海。
      00:33
  • 特別報導

    良維深耕20年闖出「一線」生機

    良維的大電流電源線通過AWS認證後,五年來每月出貨量從兩百條線增至兩萬條以上,它不僅成為AWS資料中心主力供應商,也帶動營收、毛利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00:35
  • 特別報導

    世芯靠兩大優勢力拚重返股王寶座

    世芯搶攻AWS Trainium 4 的大訂單,股價重返四千元大關,挑戰股王寶座。外資更提到,因為中國電動車政策的變化,世芯有望成為大贏家。
      00:27
  • 智慧城市

    JR東日本跨界轉型 打造智慧新都

    鐵道業者JR東日本公司,近年來也把生活服務視為經營主軸之一,因此善用高科技,把TAKANAWA GATEWAY CITY當做「為一百年後富足生活而設的實驗場」,逐步實現智慧城市。
      00:54
  • 財訊論壇

    戰勝全球波動 解密ETF大趨勢

    台灣ETF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成為投資人靈活操作、分散風險的首選;《財訊》雙週刊攜手元大投信舉辦二○二五投資展望論壇,提供下半年布局ETF的多元視角。
      00:30
  • 投資雙週報

    AI供應鏈有望續創新高

    名家看投資AI供應鏈有望續創新高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獵豹財務長部落格板主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灣開徵多少關稅?截至七月二十五日仍未揭曉,隨川普政府宣稱的八月一日底限逼近,任何消息面訊息均容易造成市場波動。投資者將承擔關稅稅率的市場變動風險,但在波動之下,往往代表更多的投資機會。台灣六月出口五三三億美
      00:08
  • 投資雙週報

    製鞋三雄二低一高值得留意

    名家看投資製鞋三雄二低一高值得留意張 捷產業隊長私募基金操盤人、凱秋投資投資長四月初美國公布對等關稅,最初稅率越南高達四六%、印尼三二%、中國五四%,造成製鞋與服飾業恐慌。但實際上,代工廠的出廠價(FOB)約僅占終端售價的一四%,縱使以四六%高稅率計算,終端價格上漲僅約六%,對消費者影響有限。七月後
      00:15
  • 投資雙週報

    個股季配息的戰略

    名家看投資個股季配息的戰略梁憲政大學商學院講師退休、價值投資奉行者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淡水社大講師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公布第二季匯損高達四二.二億元,為歷來最大匯損,侵蝕每股獲利三一.六三元,導致整體獲利季減八四%,EPS(每股稅後純益)七.七三元,為十三年來單季最差。回顧大立光過去五年的營運成果,
      00:07
  • 投資雙週報

    日股偏多操作

    名家看投資日股偏多操作梁展嘉全職交易人金融研訓院講師,著有《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幹嘛羨慕新加坡》、《一線致富》等書最近在台北街頭走動,我發現各大商場人潮雖然不少,但似乎人們的購物熱情不如過去兩年。我想是大批旅客趁著暑假旅遊旺季,及日幣兑台幣匯率處於歷史低檔的時機,攜家帶眷前往日本旅遊去了。
      00:05
  • 投資雙週報

    中國統計迷霧下的經濟真相

    數字與現實脫鉤 成長神話正在瓦中國統計迷霧下的經濟真相中國的經濟數字無法對應海外的同類型統計,其間存在巨大的「統計誤差」。維持經濟信心的統計局,毫無疑問是中國經濟最後的守護者。文/索貝克二○二五年已經過了一半以上,中國統計局把上半年的中國經濟數據都公布了。二五年第一季GDP(國內生產毛額)較去年同期
      00:06
  • 投資雙週報

    美股短線下行風險升溫中

    美國總經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然而市場情緒卻顯得極度亢奮,美股融資也於六月底創下歷史新高。當市場瘋狂的時候,投資人實應持盈保泰,靜心期待更好的布局契機到來。
      00:08
  • 英國金融時報精選

    鑽石不再永恆 百年神話翻轉中…

    在低價的「培育鑽石」衝擊下,天然鑽石的市占節節敗退。鑽石公司戴比爾斯二○二四年的收入僅為二二年的一半,公司所有人英美資源集團有意脫手,第一輪競標預定八月舉行。
      00:30
  • 國際瞭望

    TESCOM 如何擄獲六成美髮師的心?

    TESCOM吹風機在日本髮廊市場擁有六成市占,原因是數十年來,該公司持續和設計師溝通,優化產品。兩年前,TESCOM被併購後,新公司在優點互補下,正積極拓展市場。
      00:46
  • 財經指標

    零售、餐飲業六月營業額均降

    零售、餐飲業6 月營業額均降經濟部7月23 日公布批發、零售與餐飲業6月營業額。批發業6月營業額合計1 兆902 億元,年增3%。其中機械器具類(含3C、電子設備等)受惠AI 伺服器、晶片及半導體設備銷售動能,年增12.7%。相反的,汽機車業因進口車交車遞延,經銷商拉貨動能趨緩,營業額年減18.7%
      01:29
  • 飲食享人生

    郭文秀化繁為簡的 料理美學

    從新加坡國宴到台灣餐桌 御廚風範再現郭文秀化繁為簡的料理美學高琹雯擁有法律人的完整履歷,卻不想當法律人的貪吃鬼。台大法律系畢業,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現為自媒體經營者。一聽說郭文秀要來台北做菜, 我立刻手舉高高,傳訊報名。郭文秀(JustinQuek),來自新加坡的頂級大廚,曾執掌前總理李光耀
      00:28
  • 影音驚歎號

    迷上杜琪峯的 電影美學

    具有商業取向 又不放棄藝術風格迷上杜琪峯的電影美學塗翔文影評人、自由作家,曾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著有《電影A 咖開麥拉》《瑞典電影》、《與電影過招》單純做影迷是最開心的事。這個暑假電影迷被逼得忙碌異常,七月在「金馬經典影展」與影視聽中心的「勞勃.阿特曼專題展」之間來回奔波;八月又多了「奇峯無邊、銀河無
      00:05
  • 特別報導

    慢遊 葡萄牙

    葡萄牙,一個總被西班牙光芒掩蓋的歐洲國度,卻在書與咖啡之間,緩緩打開另一種旅行的風景。從百年電車到修道院蛋撻,從波多山腰的隱密咖啡館,到里斯本公園裡盛大的書展,每一步都散發著人文與生活的餘香。
      00:25
  • 現場目擊

    楊敏盛歡慶創業半世紀 孫子楊博翰電音壓軸

    現場目擊楊敏盛歡慶創業半世紀 孫子楊博翰電音壓軸七月十九日,敏盛醫療體系歡慶創立五十周年。活動現場冠蓋雲集,除了桃園市長張善政、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台大前校長楊泮池等貴賓到場,讓人眼睛一亮的是久未公開露面的敏盛集團創辦人楊敏盛,攜手盛弘執行長楊弘仁,及孫子楊博翰三代齊聚一堂。
      00:03
  • 現場目擊

    漢康劉世高現身 亞果生醫謝達仁笑談40 年交情

    漢康劉世高現身 亞果生醫謝達仁笑談40 年交情七月底的亞洲生技大展會場,亞果生醫董事長謝達仁春風滿面,因為公司的人工眼角膜即將賣進東協十國。當他見到探班的漢康生技董事長劉世高,熱情地勾起他的手臂,興奮地對記者說:「我們小時候一起唱歌,我的歌藝都跟他學的!」原來,這兩位興櫃生技公司的創辦人,四十多年前
      00:04
  • 現場目擊

    張善政力挺桃園六藍委過關 連任之路明朗化

    現場目擊張善政力挺桃園6藍委過關 連任之路明朗化大罷免第一波投票結束,桃園六席國民黨立委都順利過關,桃園市長張善政的連任之路也因此柳暗花明。張善政在二○二二年當選之後,不擅於政治表演;也因為他過於安靜,政壇經常有張善政「只做一屆」的傳聞,甚至傳出國民黨高層屬意下一位接棒人是現任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然
      00:02
  • 現場目擊

    和椿老董程天縱 拚AI也拚健走

    和椿老董程天縱 拚AI也拚健走曾任德州儀器、富士康等多家科技大廠高階經理人的和椿董事長程天縱,日前與媒體分享和椿轉型歷程,將搭上機器人商機,重新定位為AI與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廠商。今年七十三歲的程天縱在疫情期間養成了運動習慣,從跑步開始,之後朋友推薦,搭配手杖的「北歐式健走」比較不損傷膝蓋。從此每天
      00:05

最近雜誌

  • 財訊雙週刊

    NO.0742

    2025-07-1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1

    2025-07-03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40

    2025-06-19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9

    2025-06-05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8

    2025-05-22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7

    2025-05-08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6

    2025-04-24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2

    2025-03-2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4

    2025-03-27

    $ 119 元
  • 財訊雙週刊

    NO.0733

    2025-03-13

    $ 119 元

週刊 & 雙週刊

今周刊 - No.1486

No. 1486

2026-06-12

$ 99 元
商業周刊 - No.1968

No. 1968

2025-08-04

$ 12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3

No. 2363

2025-08-01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3

No. 1493

2025-07-31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3

No. 0743

2025-07-31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2

No. 1032

2025-07-30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67

No. 1967

2025-07-2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79

No. 0979

2025-07-26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2

No. 2362

2025-07-25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2

No. 1492

2025-07-24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3

No. 0673

2025-07-23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1

No. 1031

2025-07-23

$ 112 元

企業 & 財經

今周刊 - No.1486

No. 1486

2026-06-12

$ 99 元
商業周刊 - No.1968

No. 1968

2025-08-04

$ 120 元
EMBA雜誌 - No.0468

No. 0468

2025-08-01

$ 175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3

No. 2363

2025-08-01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3

No. 1493

2025-07-31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3

No. 0743

2025-07-31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2

No. 1032

2025-07-30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67

No. 1967

2025-07-2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79

No. 0979

2025-07-26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2

No. 2362

2025-07-25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2

No. 1492

2025-07-24

$ 99 元
天下雜誌 - No.0828

No. 0828

2025-07-23

$ 15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