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今周刊 - No.1509

No.1509_Nov-20-25
超值35折來囉~~半年26期(單本99元x26期=2,574元),今天只要加49元再多給您49期,合計75期只要2,623元,平均一本不到35元***********關於《今周刊》:身為財經雜誌第一品牌《今周刊》以「深入財經、預約財富、關懷社會、品味生活」為編輯核心,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財經雜誌。《今周刊》每週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近年來更領先報導「消失的醫生」、「退休金大騙局」與「苦勞經濟」,並揭發台灣食安危機等重大議題,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今周刊ZINIO電子版於每週四 17點之後出刊。ZINIO APP 支援PDF和文字格式兩種模式閱讀,還有語音模式讓你用聽的也行! 。


格式:
提供文字、 PDF 、語音模式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每週四出刊 / 一年52期/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BusinessToday Co., Ltd.
國家/地區:
Taiwan

今周刊 - No.1509 預覽

  • 編輯室報告

    台灣牛仔,很忙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Desk台灣牛仔,很忙德州,這片離台北一萬兩千公里遠的土地,不過幾年光景,已經成為台商插旗的製造新天地。美國總統川普無疑是始作俑者,「對等關稅」這記重拳就像是金庸小說裡的郭靖那一招「亢龍有悔」,僅一招就讓各國企業乖乖就範,為川普重回美國製造鋪墊助攻。而且不只台灣,韓國、日
      02:28
  • Project Syndicate 國際名家政經觀點

    AI代理人威脅自由社會

    AI代理人技術日新月異,不過潛在風險卻令人憂心,AI模型愈自主,就愈有可能違背人類指令,並將完成任務與維護自身生存,置於人類利益之上。
      06:55
  • 今專欄

    三高的AI股

    AI浪潮席捲全球,讓市場願意為一個夢買單,也成就了「三高症」。但回顧歷史,每一場科技革命都要經歷曲折。AI發展能否一帆風順,仍充滿未知。
      04:10
  • 今專欄

    高價優先股的股權保險機制

    價格高於普通股的優先股,保障投資者在所投資公司遭遇突襲收購或清算時,可優先獲得分配或清償的權利,彌補可能的損失。
      03:57
  • 今專欄

    打造真正懂台灣的主權AI

    主權AI議題熱門,各國紛紛建置設施、強化算力,但要打造真正「懂台灣」的AI,必須蒐集在地文化、語彙,建構能理解本土應用情境的資料庫,才是實現AI自主的關鍵。
      03:32
  • 今專欄

    倖存者偏差

    美國關稅政策導致企業被迫重整腳步,以兩間家具零售與製造業公司為例顯示:物美價廉不一定熱賣、避開關稅未必安全,提醒領導者警覺「倖存者偏差」,在變局中重校決策。
      08:14
  • 今專欄

    《今漫畫》

    今漫畫 Win Comics老畫匠的最後一擊,歡迎造訪臉書:www.facebook.com/cococartoons
      00:15
  • 今專欄

    《圖文並靠》

    圖文並靠 Mark's Talk
      00:07
  • 紐約時報精選 The New York Times

    地緣壓力全面升溫 波蘭經濟再遇轉型挑戰

    俄烏戰爭與全球秩序重組,正把波蘭推向不確定的新時代,曾靠改革與加入歐盟締造的「經濟奇蹟」,如今再度面臨考驗。
      07:50
  • 東洋經濟週刊

    日本家具王陷經營危機 老會長出馬力挽頹勢

    日本連鎖家具龍頭宜得利,在歷經疫情衝擊、日圓急貶與人事流動後,成長動能趨緩。八十一歲的創辦人似鳥昭雄因此再次站上前線,他能否帶領公司重返榮光?
      07:35
  • 焦點新聞

    陳冲:台美匯率聲明影響不小,但非壞事

    《經濟學人》剛報導新台幣匯率長期低估釀致的「台灣病」,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公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專家解讀,這份聲明對台幣匯率恐有一定影響,但或許也是「台灣病」的藥方之一。
      12:53
  • 焦點新聞

    光電環評全面加嚴 企業綠電缺口恐擴大

    藍白打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強勢修法加嚴光電環評,但粗糙修法可能引來諸多負面效應。不只六大環團發聲明表達疑慮,產業界也擔憂,修法幾近全面封殺綠能,將使綠電供給斷鏈。
      10:43
  • 高科技

    季辛格:放大深科技影響力,拚AI革命

    卸任英特爾執行長近一年後,季辛格以創投公司合夥人的全新身分重返台灣,行前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暢談個人職涯、旗下新創公司技術,以及美國半導體前景。
      16:55
  • 高科技

    輝達擬調代工模式 供應鏈面臨兩大天險

    儘管AI業界頻傳巨額投資,關於產業泡沫化的疑慮卻未歇。而在輝達傳出擬調整代工模式後,市場正密切關注哪些合作台廠最具優勢,以及獲利空間如何變化。
      07:25
  • 話題人物

    鄒時擎「魔鬼手」隱喻父權 她的傷口,也是出口

    《左撇子女孩》導演鄒時擎,在不能用左手、重男輕女的環境中成長,選擇逃往美國追尋自由;20多年後,她用自己的聲音回望生命經歷,說出台灣的故事,更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
      09:38
  • 國際眼

    豐田展現密室脫逃奇技 迎接百歲大壽

    全球車廠因對美關稅與中國傾銷夾擊,表現慘澹。豐田卻逆勢走強,近期股價大幅反彈、公布調高財測。驚人表現外,隨集團明年將邁入一百周年,豐田會如何以新技術與戰略重塑未來藍圖,引發各界高度期待。
      13:30
  • 封面故事

    AI新台鏈 解鎖! 德州金三角

    逐勞力而居,是過去20年台灣製造業的寫照。西進中國、南向越南、跨入印度、轉進墨西哥⋯⋯這一回「新美國製造」威力發酵,台廠第一次得在高勞動成本區域建構產線。該往哪裡去?地大、電足、稅低的德州,成為熱門選項。該落腳哪座城?達拉斯、奧斯汀、休士頓,黃金三角就是AI新台鏈最新科技聚落。
      26:04
  • 封面故事

    光寶串跨境產能 確保跑在第一圈

    當關稅壁壘與供應鏈風險成為新常態,客戶要求的已不僅是電源的高效能,更是「在哪裡生產」。在這場昂貴的遷徙賽局中,電源大廠光寶科技選擇直搗核心,在美國德州插旗、擴產。
      10:32
  • 封面故事

    祥茂逆勢 非中產地擁戰略紅利

    連年虧損的祥茂,因中美貿易戰與供應鏈重組迎來轉折,非中產地優勢吸引微軟等雲端大客戶轉單。創辦人林誌祥押注美國製造、台美同步擴廠,以自動化提升良率,力拚重返獲利軌道。
      10:54
  • 金融圈

    跨越文化隔閡 金研院深入原鄉推金融教育

    台灣金融研訓院長期走進原民部落,將金融知識帶入偏鄉社群。這場跨越文化、語言隔閡的教育行動,目標只有一個:促進部落居民的金融素養,化解金融痛點。
      07:33
  • 企業最前線

    米蘭車展現場 台灣機車雙雄拚外銷突圍

    全球規模最大的兩輪殿堂「米蘭車展」上,歐日大廠與中國新勢力齊聚大秀肌肉,台灣機車雙雄三陽、光陽也帶著最新技術與外銷企圖,積極拓展全球市場。
      07:41
  • 封面故事

    氣候行動 如何突圍?

    適逢《巴黎協定》十周年,COP30在熱帶雨林門戶貝倫盛大登場。但在升溫控制不佳、多國元首缺席、眾多新版自主減排計畫遲到下,這場氣候峰會內外,都充斥著強烈的危機感。當政府與國際組織力不從心,已在淨零路上穩健前行的企業,能否接棒成為樞紐,關係著氣候行動成敗。
      24:45
  • 封面故事

    救助氣候災民 壽險業新必修

    手握逾五兆元資產的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今年首度踏入COP會場,他帶著問題,思考壽險業者如何在氣候調適行動上發揮更大影響力,前進現場要找出全新解答。
      06:36
  • 封面故事

    政府缺魄力 台灣減碳陷三挑戰

    台灣科技業減碳進入深水區,但積極衝刺之餘,仍面臨買不到綠電、碳費用途不明、供應商不會碳盤查等難關,急需政策協助。
      10:05
  • 封面故事

    中國挾G77集團 謀做峰會老大

    當COP30會場還在一片凌亂時,中國與七十七國集團的會議,已擴大展開,與巴西總統主持的全球氣候領袖峰會,比肩而立。
      10:03
  • 封面故事

    全球加速啟動氣候金融新局

    隨著COP30推動全球碳市場整合,討論重點包含提升各國NDC,共同建立高誠信碳權原則等,台灣也應同步投入制度與市場建設,才能積極參與全球氣候金融未來發展。
      08:52
  • 今專欄

    高市早苗站在歷史轉折點

    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日本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論述,讓中國氣得直跳腳;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驚天失言,更觸發中日兩國最敏感神經。雙方的外交戰,已延燒到旅遊經濟層面。
      09:21
  • 今專欄

    借鑑美股歷史暴跌的反思——當下創高與穩固的市場格局

    近期,華爾街巨頭紛紛對股市發出回調示警,擔憂估值過高恐引發市場泡沫,不過,當前環境與造成歷年股市暴跌三○%的事件並不相同,投資前景仍可樂觀看待。
      09:40
  • 今專欄

    虎落平陽被犬欺

    《大賣空》主角原型柏瑞的900萬美元空單,攪亂一池春水,而輝達、台積電有如「虎落平陽被犬欺」。
      03:57
  • 征服股海

    史上最賺單季 盤點19檔高成長股續航力

    史上最優的第三季季報已全部公布,超過四百家上市櫃公司的前三季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這些高成長的佼佼者續航力如何?還有哪些值得留意的標的?
      06:46
  • 征服股海

    看季報撿便宜 5檔低估股進可攻退可守

    台股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已陸續公布完畢,有哪些公司的財報表現及營運展望正向,股價卻相對被低估、有補漲空間呢?
      07:11
  • 個人理財

    投資傳奇示警熱度過高 13F揭分散策略

    第三季美股頻頻改寫歷史新高,同時卻有不少令人擔憂的訊號。華爾街大戶最新持股報告揭露,透過分散布局、增添防禦類股的操作,已成聰明錢的普遍共識。
      12:14
  • 有一天.One Day

    財富均分 為何救不了窮人?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訴求縮小貧富差距的「占領華爾街」落幕。兩成富人主宰八成財富,與其喊重分配蛋糕,不如設法把蛋糕做大。
      06:58
  • 健康人生

    子宮肌瘤不必急開刀!治療因人而異

    子宮肌瘤是育齡女性常見疾病,許多人其實早已「與肌瘤共存」許久而不自知。若在健康檢查或例行超音波時意外發現子宮肌瘤,是否一定要治療?準則為何?
      06:17
  • Life Style 風尚

    如何選購法國香檳?

    香檳氣泡冉冉上升,為用餐過程帶來口感與感官的雙重享受,從天冷吃火鍋到日常佐餐,如何找到契合的香檳風格?
      03:37
  • Life Style 風尚

    黎明新村 踩點新攻略

    「黎明新村」,這個過去曾經是台灣省政府時期,省府員工辦公、居住的地方;當時設計為低密度開發、高綠化的市鎮,捱過數十年變遷,環境依舊清幽美麗。在這個隱於鬧市的社區,有學校、圖書館、超市和郵局,具歷史的老餐廳、理髮廳仍然亮燈營業,更吸引年輕品牌移居進駐,以書店、服飾店、咖啡館和創意餐廳等形式,重塑出不一
      00:51
  • Life Style 風尚

    翻書配菜 從美食學台灣史

    Life Style 風尚 逛書店翻書配菜 從美食學台灣史逛「村」之前,打開地圖查看黎明新村的地域範圍:北至市政南一路、南至公益路二段、東至黎明路二段、西至龍富路五段,緊鄰熱鬧的公益路和七期重劃區,這個自成一格的社區, 以「U」字形的干城街圈住大範圍腹地。穿過黎明新村牌樓,區內約有四十一公頃,一九七
      05:10
  • Life Style 風尚

    秋味香箱蟹、秋刀魚握壽司寵客

    Life Style 風尚 吃日料秋味香箱蟹、 秋刀魚握壽司寵客巷弄內一幢三角屋頂白透天,伴著兩棵大樹在前,內有餐廳座位十二席、穿著日式廚師袍的主廚兩位。午後陽光斜照,小巧幽靜的氛圍,透露著幾許日本文化常言的侘寂之美。推開宅院大門,在這間以「鮨多芽Otame」為名的餐廳裡,宋大為、尹利洋兩位打扮素淨
      05:31
  • Life Style 風尚

    從西服到韓星舞台裝都能訂製

    Life Style 風尚 治裝去從西服到 韓星舞台裝都能訂製「我希望工作跟生活可以融合在一起,進來這個社區,很像時間會變得很慢。」候鳥西服創辦人劉喻齊說。韶華之際的八年級生,迷上這個老社區獨有的狀態和魅力,她笑說因為喜歡煙火氣息,工作之外,附 近的小康菜市場、黃昏市場都是閒時晃晃的場所。拿起布尺替
      02:42
  • Life Style 風尚

    手作飲料袋、蛋黃酥、聖誕樹

    玩編織手作飲料袋、 蛋黃酥、聖誕樹窗邊擺著立體盆栽花、桌中數顆鹹粽,擺飾和精緻提袋牆上掛,眼目所及的每一樣物品,皆是「秘室MIST Studio」創辦人黃雅芝純手工編織。黃雅芝說:「麻繩有傳統工藝感,棉繩易髒、上蠟後就是比較沒有布料感的蠟繩。我發現即使編法一樣,換了材質,風格就會不同。」提及自己鍾愛
      02:31

最近雜誌

  • 今周刊

    NO.1508

    2025-11-13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7

    2025-11-06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6

    2025-10-30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5

    2025-10-23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4

    2025-10-16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3

    2025-10-09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2

    2025-10-02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1

    2025-09-25

    $ 99 元
  • 今周刊

    NO.1500

    2025-09-18

    $ 99 元
  • 今周刊

    NO.1499

    2025-09-11

    $ 99 元

週刊 & 雙週刊

商業周刊 - No.1984

No. 1984

2025-11-24

$ 120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51

No. 0751

2025-11-20

$ 11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9

No. 2379

2025-11-20

$ 268 元
今周刊 - No.1509

No. 1509

2025-11-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8

No. 1048

2025-11-19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83

No. 1983

2025-11-17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93

No. 0993

2025-11-15

$ 44 元
今周刊 - No.1508

No. 1508

2025-11-13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8

No. 2378

2025-11-13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81

No. 0681

2025-11-12

$ 99 元
天下雜誌 - No.0836

No. 0836

2025-11-12

$ 153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7

No. 1047

2025-11-12

$ 112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84

No. 1984

2025-11-24

$ 120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51

No. 0751

2025-11-20

$ 11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9

No. 2379

2025-11-20

$ 268 元
今周刊 - No.1509

No. 1509

2025-11-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8

No. 1048

2025-11-19

$ 112 元
商業周刊 - No.1983

No. 1983

2025-11-17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93

No. 0993

2025-11-15

$ 44 元
今周刊 - No.1508

No. 1508

2025-11-13

$ 99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78

No. 2378

2025-11-13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81

No. 0681

2025-11-12

$ 99 元
天下雜誌 - No.0836

No. 0836

2025-11-12

$ 153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47

No. 1047

2025-11-12

$ 1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