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No.0469

No.469_Jul-01-25
✰✰✰✰✰✰✰ 關於《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出版商:
Global Views 遠見天下
國家/地區:
Taiwan

遠見雜誌 - No.0469 預覽

  • 名人專欄

    人類正走在核戰邊緣

    總編輯的話人類正走在核戰邊緣林讓均「人類正一步步走向核戰?」「第三次世界大戰要來了嗎?」6月21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午夜之槌行動」,突襲轟炸伊朗三處核設施之後,關於核武爆發與全球混戰的恐懼,瞬間籠罩全世界。但點燃這次中東烽火的始作俑者,卻是早川普幾日「先發制人」空襲伊朗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他稱
      04:20
  • 名人專欄

    我們都是「浩浩師恩」下的得益者 ─覺培法師追隨星雲大師的體悟

    觀念衝擊我們都是「浩浩師恩」下的得益者 ――覺培法師追隨星雲大師的體悟高希均、王力行 大師離家當和尚,12歲;離開家鄉到台灣,22歲;創建佛光山,40歲;離開人世,97 歲。大師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 2023年2 月 6 日於大師圓寂後(一)星雲大師光輝
      07:14
  • 名人專欄

    小善事帶來大快樂 讓心情好轉的祕訣

    把脈社會小善事帶來大快樂 讓心情好轉的祕訣洪蘭我注意到一位平日教學認真,不苟言笑的同事,今天進辦公室時,面孔有點不一樣,好像不那麼冷。我不自覺地多看了她一眼,她很敏感,立刻察覺到了,便走過來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心情比較好。她說早上碰到一個學生的媽媽跟她說:兒子自小偏食,吃東西挑剔的很,但從修了她
      03:53
  • 名人專欄

    巴菲特價值投資 在東方土壤落地開花

    華人三地:上海 華人價值投資者的修煉之路:從段永平《大道》談起巴菲特價值投資 在東方土壤落地開花楊振宇近年來,許多華人精英在全球資本市場愈發活躍,從睿遠基金創始人陳光明、紅杉中國創始人沈南鵬,再到創辦OPPO、vivo並投資茅台、蘋果的段永平。他們不只是追求獲利的投資者,更是重視理念的實踐家。由於他
      04:20
  • 名人專欄

    遠距上班:文明發展必然的趨勢

    創新講談遠距上班:文明發展必然的趨勢姚仁祿是否允許同仁遠距上班?我相信,對許多主管而言,是個不必思考的問題,原因是主管怎麼知道同仁有沒有認真做事?在遙遠的農業時代,人與土地綁在一起,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在嘈雜的工業時代,人與機器相依為命,鐘聲一響,齊步進廠;時到今日,知識如水流動,資訊如風飄盪,我們
      06:22
  • 名人專欄

    人文AI:職場新物種

    創新講談人文AI:職場新物種劉維公根據Everypixel Journal的報導,自2022年文字轉影像(text-to-image)演算法科技對外開放使用後,短短1.5年之內,DALLE-E 2、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Adobe Firefly這四大AI影像生成器所
      04:18
  • 名人專欄

    解讀醫院盈虧 不能只看冰山一角

    醫療新視野解讀醫院盈虧不能只看冰山一角邱冠明每逢醫院財報公告,總引發關注,卻少有人深究數字背後的脈絡。單憑盈虧排名,真能看懂一間醫院的經營全貌嗎?事實上,財報只是冰山一角,背後牽動的是制度設計、政策與資源等多重因素。若僅以盈虧數字論成敗,容易陷入「賺錢就是逐利、虧損就是經營不善」的簡化思惟。其實,帳
      04:03
  • 名人專欄

    台灣不能錯過RWA代幣化金融新賽局

    金融最前線台灣不能錯過RWA代幣化金融新賽局王儷玲全球數位資產市場快速演進,實體資產(Real-World Assets, RWA)代幣化正成為下一波金融創新的核心趨勢。台灣今年在「虛擬資產服務法」邁出重要一步,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納入洗錢防制範圍,由公會訂定自律規範,但目前
      04:33
  • 名人專欄

    那雙哈佛最亮的眼睛

    弦外之音那雙哈佛最亮的眼睛尤虹文哈佛畢業那年,我拿到哈佛藝術獎、微軟跟Google的工作機會,校長邀請我在榮譽博士頒獎典禮演出。我獲得這麼多光環,但是當我的父母千辛萬苦從台灣飛來哈佛時,同窗好友的父親基於種族優越意識對我們表現得很冷淡,幾乎當我們是路人甲乙丙。好友是從小富裕的信託基金寶寶,父母都是美
      04:18
  • 精采內容

    全球軍武四大事件 為台海和平指一條明路?

    遠見看世界 全球烽火關鍵解析1》從南亞、中東、俄烏戰場到台海兵推,作戰型態已改變全球軍武四大事件 為台海和平指一條明路?世界變得愈來愈動盪,區域間烽火不斷!俄烏與以哈戰爭尚見不到終局,以色列又對伊朗開火,連帶美國也捲入,川普空襲伊朗,核武危機一觸即發。不僅區域衝突,美國境內也不平靜!川普突襲式查核非
      11:15
  • 精采內容

    美以伊「臨界」交火升級 核戰危機一觸即發?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6月13日發動大規模攻擊行動,打擊伊朗境內多個核武與軍事設施。已有進展的美伊核協議談判全面中止,美國也突襲伊朗核設施,讓全球陷入全面失控風險。
      09:15
  • 精采內容

    一紙禁令釀暴動 移民成美國內戰未爆彈?

    美國移民政策持續激化、地方與聯邦角力,總統川普未經加州州長同意,逕自派遣國民兵與現役軍人進駐洛杉磯,處理因移民突襲行動而爆發的抗議潮,引發憲政與法律爭議。
      11:00
  • 精采內容

    郭智輝:美國製造,不會搶台灣年輕人飯碗

    面對美國製造業回流,台灣企業跨海布局晶圓廠與AI伺服器產線,參與全球產業鏈重組。政府也計畫協助台廠落地,克服成本挑戰。《遠見》專訪經濟部長郭智輝,解析未來變局。
      14:27
  • 精采內容

    蕭菊貞五年打磨《造山者》 護國群山英雄銀幕重現

    描繪台灣晶片史詩之旅的紀錄片《造山者》,正式上映前,就掀起逾200場包場奇蹟,透過導演蕭菊貞與靈魂人物史欽泰的雙重視角,重探這段台灣近代史的關鍵時刻與幕後故事。
      14:37
  • 精采內容

    亞馬遜執行長:AI是網路後最大科技轉型

    一家超大型企業要如何像新創公司一樣,能夠迅速行動、大膽冒險、願意失敗,而且最重要的,仍然能夠以顧客為重?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接受專訪,暢談他的心法。
      16:20
  • 封面故事

    養大你的退休金

    封面故事 別焦慮!三階段財富布局,每年多賺4~6%養大你的退休金退休金,不能再等別人或政府幫你準備。當勞保面臨破產倒數,勞退制度提撥有限又缺乏自選彈性,退休焦慮正逼近每一個世代。即便勞退新制邁入第20年,多數人仍對制度理解有限、不清楚帳戶中有多少錢,更遑論打造屬於自己的退休策略。《遠見》獨家調查發現
      17:25
  • 封面故事

    推動TISA前哨戰:「好享退」「好好退休」累積基金規模逾300億

    推動TISA前哨戰:「好享退」「好好退休」累積基金規模逾300億由金管會推動的全民自主退休投資專案,迄今已吸引逾10萬人參與、累積基金規模突破300億元。首度於2019年上線的「好享退」實驗計畫,原限時開放,包含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及目標日期型等九檔基金,採定期定額投資並由業者共同讓利,免收申購手
      02:47
  • 封面故事

    75.7%擔心退休後錢不夠花 民眾期待更多自主選擇權

    勞退新制滿20年,《遠見》調查顯示,七成民眾準備不足,逾三成對制度混淆。面對高齡化與長壽趨勢,自提、月領、自選與TISA等改革方案備受關注,退休制度亟待升級。
      15:00
  • 封面故事

    私校退撫制成功轉型 助教師喜迎超高齡社會

    私校退撫制度從財務危機脫困,成功導入確定提撥制、個人帳戶、自主投資與增額提撥等機制,確保財務穩健與教師權益兼顧,成為台灣退休金制度轉型的重要示範與政策借鏡。
      10:25
  • 封面故事

    不只勞保,勞退也破產?七大迷思一次破

    你是否也擔心「勞保快破產,勞退也不安全」?其實,2005年上路的勞退新制,與勞保制度並不相同,保障機制也更加穩健。《遠見》特別整理出七大常見迷思,帶你一一破解。
      07:46
  • 封面故事

    專家傳授三階段實戰 助你每年穩賺4~6%

    低利率、高通膨侵蝕老後財務?如何在退休後每年還能穩賺報酬率4~6%的現金流?專家建議「分階段配置」,能讓老後財務富足無虞,現在就跟著這樣做!
      11:11
  • 封面故事

    理財達人夏韻芬:盤點資產,別捧著金飯碗喊窮

    退休,不只是年齡的界線,更是一場人生價值的再定義。面對制度與時代的變遷,如何優雅地從職場過渡到生活的下半場?資深財經媒體人夏韻芬分享她的實踐之路。
      09:32
  • 精采內容

    下半年投資變數多 關稅、AI仍是關鍵字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影響,全球經歷劇烈波動,台股下半年隨著國際政經局勢變化、聯準會動向及兩岸議題升溫,台股與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關鍵轉折,投資人如何趨吉避凶?
      10:34
  • 精采內容

    Google的AI王牌持續進化 DeepMind邁向通用人工智慧

    曾在棋盤上打敗李世乭的AlphaGo,背後推手DeepMind已成Google的AI戰略中樞,解數學、預測天氣、開發演算法都在守備範圍。這家Google收購的新創,如何成為最強AI軍火庫?
      09:07
  • 精采內容

    新核能與綠能並存 韓國能,台灣卻不能?

    韓國總統大選後,政黨再度輪替,李在明上任後的能源政策備受關注。《遠見》直擊韓國如何在核電與再生能源間取得平衡,探討台灣發展先進新核能的可能路徑,為能源轉型尋找新解方。
      11:05
  • 精采內容

    文化古都遇上核廢料,韓國打造核電後端處理典範

    文化古都遇上核廢料,韓國打造核電後端處理典範當千年古城遇上現代核廢,猶如一場今昔文明的碰撞!位於韓國東南方的慶州,人口約30萬,以保存完整歷史遺跡聞名,例如展現濃厚佛教文化的佛國寺、石窟庵都是世界文化遺產,讓慶州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特別的是,這座千年古城20年前透過公投,決定迎接一項現代工程
      03:02
  • 精采內容

    靠科研成果說話 打造核能新國力

    數十年前,台灣與韓國同樣投入核能發展,如今韓國憑藉其核能研究院(KAERI)成為核能輸出強國;台灣則走向非核家園。借鏡韓國經驗,台灣再度反思能源的未來之途。
      11:34
  • 精采內容

    失智速度延緩三成 終結阿茲海默「絕症」宿命

    兩款清除腦中致病類澱粉蛋白的新藥問世,並在台灣核准開打。醫師指出,這為長年陷入治療困境的失智症領域帶來突破,開展劃時代轉變,也為後續創新療法拋磚引玉。
      08:21
  • 精采內容

    陽明交大突破研究,開啟帕金森治療新方向

    陽明交大突破研究,開啟帕金森治療新方向學界也傳來研究捷報!陽明交大神經科學所副教授何淑君與團隊,透過果蠅與小鼠大腦研究,找出由GAK/aux基因主導的溶酶體清除路徑,能有效清除引發帕金森氏症的毒蛋白,避免多巴胺神經元死亡。這項研究揭示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機制,為神經退化疾病的治療策略帶來新方向,成果已刊
      02:35
  • 特別企畫

    企業成高教救世主 讓瀕危學校浴火重生

    《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進入第十個年頭!回想2016年第一次發布,高教因應退場危機而啟動一系列的轉型新政,十年來,《遠見》一同陪著高教走過轉骨之路。2025年,除了臺、成、交、清四所頂大持續霸榜,中山及臺師大也再進一階,而許多曾經瀕臨退場的學校,如台鋼科大和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則在台鋼和中信
      22:46
  • 特別企畫

    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傑出表現英雄榜

    特別企畫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傑出表現英雄榜調查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為表彰特殊表現學校,列出英雄榜,並予以贈獎,標準依序是:➀ 先由總榜、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技專校院、一般大學(非技職)選取前五名學校,第一名為首獎、二至四名為典範獎➁ 再由人文社科、醫學的前五名中,選取第一名及其
      01:30
  • 特別企畫

    偏鄉小校變金融新星 中金院十年華麗轉身

    位於台南的興國管理學院,2015年一度面臨倒閉危機,在中信金控接手後,從偏鄉小校蛻變為金融實務導向的明星學院,新生註冊率穩定超過九成,成為企業助學的絕佳典範。
      06:40
  • 特別企畫

    資產活化帶動就業 台鋼科大譜寫高教重生記

    高教退場浪潮下,高苑科技大學一度面臨停辦,2023年獲台鋼集團出手相救。更名後的台鋼科技大學,不僅招生回暖,還成為培育職業運動選手的新搖籃,寫下高教重生的實驗故事。
      06:39
  • 特別企畫

    醫療×資通訊雙引擎 亞洲大學躍居私校標竿

    在AI浪潮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亞洲大學瞄準「醫療健康」「資通訊」兩大特色,迎接AI挑戰,並打造全台首創「未來護理中心」,培育不被AI取代的未來護理人才,引領學生邁向世界。
      07:04
  • 特別企畫

    人文打底驅動創新 中山醫大預見醫療未來

    台中有七所大專校院設有醫事相關的科系,在此競爭激烈的醫學教育場域中,成立65年的中山醫學大學不僅占有一席之地,且成績不俗,其歷久彌堅的辦學之道,值得探索。
      06:57
  • 特別企畫

    設備教學攜手進化 高餐煲出台灣米其林人才

    全台唯一以餐旅為主軸的國立大學――高雄餐旅大學,以獨特辦學理念享有盛名,更是國內外餐旅精英的搖籃。近年來,校方陸續翻新硬體及教學設計,競爭力不斷升級,更能接軌國際。
      06:38
  • 特別企畫

    師資、體育、政策三軸 北市大要當「市府智庫」

    臺北市立大學不僅是師資搖籃、體育重鎮,更是市政政策的行動智庫。從操場到市府、從課堂到社區,這所大學正用實作與創新,勾勒出台灣高教最貼近社會脈動的模範。
      07:14
  • 特別企畫

    入列黃仁勳概念股 臺師大躍上世界舞台

    今年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演講背板名單在一片理工海中,臺灣師範大學顯得獨樹一格。以人文、師培聞名的臺師大儼然蛻變,將科技融入辦學DNA中。在轉型過程中,如何保持競爭力?
      06:53
  • 服務業PLUS

    搶救國旅大作戰 「玩台灣」重新定義

    台灣觀光陷入雙逆差困境,陸日客流失、新南向補不上,老景點疲乏、旅遊型態劇變。當拚人次迷思退場時,產業轉型、品牌重塑已成當務之急。台灣觀光該如何找新出路?
      14:34
  • 服務業PLUS

    多元客群、客製遊程 衝出台灣觀光藍海

    2024年,台北晶華酒店以43.21億元蟬聯全台觀光旅館營收第一,國人住房比例較疫情前翻倍;另一家僅40名員工的宏祥旅行社,憑入境旅遊就連兩年營收成長。他們怎麼做到的?
      10:18
  • 服務業PLUS

    與台灣科技業群雄比肩 滿心入榜《富比士》

    從百貨專櫃到特賣會人潮,滿心以穩健的品牌代理策略,以及近50年深耕市場的經驗,不僅穿越各種經濟風暴,還躋身《富比士》亞洲最佳中小企業,成為台灣服飾業的傳奇。
      10:27
  • 好享生活

    冰封南極大陸 為何一生必去一次?

    好享生活 走到地球盡頭,感受視覺與心靈的震撼冰封南極大陸 為何一生必去一次?文/段詩潔南極,這片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冰封大陸,不僅是旅遊目的地,更是一場通往世界盡頭的朝聖之旅。從壯麗的極地風光、豐富的生態系統,到內心的深刻觸動,南極成為無數旅人「一生一次」的夢想旅程。來到地球盡頭的南極,只見純粹而冷峻的
      06:24
  • 好享生活

    冰點下的純淨大陸 超越奢華的旅遊盛宴

    好享生活 地球上最難抵達、最難安排的行程冰點下的純淨大陸 超越奢華的旅遊盛宴文/段詩潔圖片提供/雄獅旅遊、元本旅遊「全世界哪個地方,比南極更純淨?哪裡比南極更沒有人?」元本旅遊創辦人游國珍回憶,當時國門在疫情告一段落後開放,他推出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南極。游國珍鎖定頂級市場,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南極包船
      06:35
  • 好享生活

    勇敢出發吧!小資族也能壯遊南極

    好享生活 便宜搶票、選對船,旅程總花費只約27萬元勇敢出發吧!小資族也能壯遊南極文/段詩潔圖片提供/Cole魚魚到處飛「從世界盡頭歸來,你會覺得,這世界再無遠方。所有不可能都是可能,你真的可以做所有想做的事,去所有想去的地方。」28歲的COLE,去年11月第一次到南極壯遊,自己訂機票、船票,還在阿根
      06:57
  • 名人專欄

    吉光片羽,是我成為 那片風景的一部分

    江振誠創辦「Restaurant ANDRÉ」被新加坡米其林指南評鑑為二星,也被評選為全球50間最佳餐廳。在台灣開設「RAW」,2020年獲台北米其林指南評鑑二星
      04:10

最近雜誌

  • 遠見雜誌

    NO.0468

    2025-06-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7

    2025-05-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6

    2025-04-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5

    2025-03-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4

    2025-0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3

    2025-0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2

    2024-1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1

    2024-1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0

    2024-10-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9

    2024-09-01

    $ 150 元

月刊 & 其他

世界民航雜誌 - No.0304

No. 0304

2025-07-01

$ 220 元
常春藤解析英語 - No.0444

No. 0444

2025-07-01

$ 160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66

No. 0266

2025-07-01

$ 160 元
PC Home電腦家庭 - No.0354

No. 0354

2025-07-01

$ 180 元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 No.0284

No. 0284

2025-07-01

$ 235 元
畅游行 - No.0149

No. 0149

2025-07-01

$ 84 元
讀者 - No.0175

No. 0175

2025-07-01

$ 80 元
旅讀 - No.0161

No. 0161

2025-07-01

$ 139 元
好房 - No.0135

No. 0135

2025-07-01

$ 99 元
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 - No.0130

No. 0130

2025-07-01

$ 165 元
EMBA雜誌 - No.0467

No. 0467

2025-07-01

$ 175 元
CNN互動英語 - No.0298

No. 0298

2025-07-01

$ 165 元

企業 & 財經

今周刊 - No.1486

No. 1486

2026-06-12

$ 99 元
EMBA雜誌 - No.0467

No. 0467

2025-07-01

$ 175 元
遠見雜誌 - No.0469

No. 0469

2025-07-01

$ 150 元
商業周刊 - No.1963

No. 1963

2025-06-30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75

No. 0975

2025-06-28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58

No. 2358

2025-06-27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88

No. 1488

2025-06-26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1

No. 0671

2025-06-26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27

No. 1027

2025-06-25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26

No. 0826

2025-06-25

$ 153 元
商業周刊 - No.1962

No. 1962

2025-06-23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74

No. 0974

2025-06-21

$ 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