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No.0470

No.470_Aug-01-25
✰✰✰✰✰✰✰ 關於《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出版商:
Global Views 遠見天下
國家/地區:
Taiwan

遠見雜誌 - No.0470 預覽

  • 名人專欄

    誰掉出中產階級?

    總編輯的話誰掉出中產階級?林讓均是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嗎?中產階級的概念可回溯至中世紀,延伸至今,大眾對中產的印象大多是有房、有車、有家庭,工作平順不缺錢,社經地位中上層。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安穩人生」。這群人也是社會中流砥柱,撐住所屬經濟體產值,並擁有定義主流消費、生活樣態與社會價
      04:37
  • 名人專欄

    思想大師韓第思潮的縮影―展開「閱讀韓第」心靈之旅

    觀念衝擊思想大師韓第思潮的縮影―展開「閱讀韓第」心靈之旅高希均編按:當代著名的英國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1932∼2024)著述豐富。天下文化曾先後出版過他的12本著作,經過嚴格的挑選,將五本著作集結成「韓第專輯」,呈顯出20年來他思考的軌跡。1《覺醒的年代》(1994)2
      09:41
  • 名人專欄

    在聖歌聲中送別彭歌

    人文與政治之間在聖歌聲中送別彭歌張作錦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上午9時,親友們聚集在台北市新生南路天主教聖家堂,送彭歌遠行。他早在1958年7月30日就皈依天主,聖名依納爵(Ignatius)。他於7月1日辭世,享壽100歲。彭歌是作家姚朋的筆名,但是他的文名太盛,一般人多記得彭歌,知道姚朋的
      04:21
  • 名人專欄

    務實而後勇敢

    華人三地:新加坡務實而後勇敢李慧玲新加坡的大選才過兩個多月,感覺彷彿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先後兩週,新內閣組成、各就各位後,全國的眼光當然還是繼續投射在生活費上漲、公司營運環境和就業課題上。但這方面的關注,還是要延伸到國外的情況,包括美國對等關稅引起的不確定性、中美之間的競爭、歐洲的乏力等。此外,在這兩
      04:10
  • 名人專欄

    人力荒、人才斷層危機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

    數位面面觀人力荒、人才斷層危機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李德財根據統計數據,全球婦女生育率(Fertility Rate, FR),從1950年代的約4.9,降至2023年的2.3,相較於聯合國所定義、讓國家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人口替代水準(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標準值2.1
      04:31
  • 名人專欄

    致敬蔡瀾的人生智慧和瀟灑

    應為當為.超然自得致敬蔡瀾的人生智慧和瀟灑楊應超香港四大才子最後一位,蔡瀾,也在今年6月去世了。台灣人也許對金庸和倪匡比較熟悉,我本來也不太了解他,但在香港住了20年,常在電視上見到一個「老頭」主持美食旅遊節目,帶著多位美女全球吃吃喝喝,覺得很好奇。後來才驚覺這個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真是失敬,於是
      04:19
  • 名人專欄

    數位遊牧:不是不想上班,是想換種活法

    跨世代溝通數位遊牧:不是不想上班,是想換種活法李河泉最近到某新創企業分享,年輕的CEO突然說:「老師,最近來面試的年輕人都要求『數位遊牧』,而且比例愈來愈高,該怎麼應對?」未來幾年,企業面對新世代的挑戰早已不是「怎麼留人」,而是「擔憂他們願意待多久?」以及「為什麼不想待在這裡?」其中,「數位遊牧」(
      03:13
  • 精采內容

    關稅開徵關卡重重川普世紀賭注穩贏?

    川普關稅戰震撼全球,首波新稅率8月正式上路,但背後潛藏的危機也一一浮現。不僅法律攻防激烈,行政執行難題重重,還可能推升通膨、衝擊全球供應鏈,成敗得失引發關注。
      12:52
  • 精采內容

    川普關稅匯率雙殺台企三措施調整戰鬥模式

    川普稅率未定,新台幣卻已升破28元,出口企業措手不及。毛利被壓、匯損吞現金流,外銷接單壓力倍增。在全球幣值波動與貿易風險交織下,企業正進入全面備戰狀態。
      13:42
  • 精采內容

    獨家專訪》「機器人之母」羅斯: 「心」與「晶片」共舞人機協作驅動善循環

    有「機器人之母」美稱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斯,數十年來曾參與無數機器人開發計畫,她如何看待「智慧機器」與人類社會共存、共創的前景?台灣企業可扮演什麼角色?
      15:03
  • 封面故事➀

    脆弱.新中產

    封面故事封面故事全台639萬失落一族,從經濟穩定到崩盤邊緣脆弱.新中產企畫/萬年生、廖君雅、林仕祥文/萬年生責任編輯/劉宗翰責任美編/杜軍儀在這個充滿變動與壓力的時代,中產階級早已不再是安穩的代名詞!當高房價、低薪資、育兒與長照等多重挑戰來襲,中產不再擁有過去的餘裕,而是成為撐起家庭、社會與經濟結構
      21:41
  • 封面故事➀

    《遠見》調查: 45%民眾自認是中產退休生活、財務最感崩潰

    《遠見》調查顯示,超過四成五的民眾認為是中產階級,且生活品質、財富寬裕度的感受,大過擁有房產。也有逾半數民眾自評處在生活高壓中,退休生活與財務是兩大壓力來源。
      14:24
  • 封面故事➀

    壯大639萬中產政府祭出六大策略

    面對全球經濟挑戰與社會變遷,政府要驅動經濟創新成長與社會穩定發展,關鍵在強化並壯大中產階級。國發會如何會同各部會對症下藥,減輕民眾的生活壓力,推動社會進步?
      10:12
  • 封面故事➀

    「難承受有一人倒下」二寶媽力圖掙脫困境

    付不出外籍看護薪水、被迫轉職鐘點清潔員、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44歲的二寶媽呂聿眉說出自己故事時,數次閃著淚光。走在收支難以平衡的鋼索,她如何自救?
      10:05
  • 封面故事➀

    粉領族離職顧病父自尋解壓「神聖空間」

    當父親突然倒下,工作與親情的兩難,選擇哪一個,心中都不免有虧欠。45歲的江青豫曾深陷「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的徬徨,她如何和壓力共處,找到平衡新人生?
      06:06
  • 封面故事➀

    斜槓工程師挑對賽道薪水往上三級跳

    誰說中產階級只能固守收入區間,無法向上跨越?40歲美商科技業資深工程主管抹布,拓展認知邊界,從月薪5萬進階到年薪500萬。其實,只要轉換思惟,也能迎來三倍薪水!
      06:26
  • 封面故事➀

    九宮格「減糖」理債黑媽四招找回人生掌控權

    46歲的「黑媽」王姵文,走過家庭破產、中年喪夫、5000萬債務危機,從自身經驗出發,設計出實用的理債工具與陪跑方案,幫助更多人重建財務秩序,重新掌握人生方向。
      09:41
  • 精采內容

    2025台灣最佳上市櫃女性CEO 30強AI造「后」!她們以韌性掌舵亂局

    產業與國際局勢變動劇烈,女性企業領袖以靈活韌性兼具的管理風格,在AI與供應鏈重組的浪頭衝鋒。《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第三屆台灣最佳上市櫃女性CEO調查揭曉,呈現她們如何帶領企業穿越迷霧,持續前行。
      15:09
  • 精采內容

    陳淑敏射出成長三支箭昇達登上太空供應鏈

    低軌衛星成為全球通訊關鍵技術,昇達科技是關鍵元件的供應商,業績扶搖直上,而這始於25年前的餐桌會議。董事長陳淑敏有什麼樣的策略眼光,帶領公司拿下太空商機?
      07:17
  • 封面故事➁

    台商啟動美國新製造

    封面故事直擊鳳凰城、達拉斯、休士頓現場,台廠成MAGA關鍵戰隊台商啓動美國新製造企畫、撰文/邱莉燕責任編輯/曾美鳳責任美編/黃建瑜台積電在亞利桑那落地,AI伺服器台廠進駐德州,台灣科技實力正深刻參與美國製造業重塑工程,成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政策背後的重要幫手。《遠見》記者橫跨鳳凰城、達拉
      19:20
  • 封面故事➁

    圖解:台灣製造業大舉進軍美國

    封面故事台灣製造業大舉進軍美國
      00:11
  • 封面故事➁

    勇闖亞利桑那台廠以「智」造開出一條路

    台灣企業加速赴美設廠,面對成本高漲、人才短缺與文化差異等挑戰,仍選擇迎難而上,展現強大執行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在亞利桑那穩步落地,開拓「美國製造」新局。
      10:50
  • 封面故事➁

    台積電Fab21五年成績單將推動2000億美元產出

    在美國培養半導體人力,遠比在台灣昂貴十倍,不只成本高昂,更面臨文化差異。為解決人才缺口,台積電啟動實習與學徒雙軌並進,嘗試從根本建立在地人力供應鏈。
      10:40
  • 封面故事➁

    台積村這群「積婆」相互扶持啟動第二人生

    美國鳳凰城的「台積村」不只有工程師,還有一群在異鄉重啟人生的太太們。從產後憂鬱到料理社群,她們在「積婆分享社」中彼此扶持,重新找回自我與價值。
      10:45
  • 封面故事➁

    德鑫率「十八銅人」出海掀起供應鏈前哨戰

    為支援台積電美國廠,18家台灣中小企業組成德鑫聯盟,共建鳳凰城前哨據點,透過共享廠辦與協同行銷,降低成本、統包服務,搶攻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07:06
  • 封面故事➁

    台企奔赴德州續寫美國夢第二章

    從半導體到AI伺服器,台灣製造業正大舉進軍德州。電力充沛、稅負低廉、政策誘因,讓這裡成為美國製造業回流的重要灘頭堡,也開啟台灣企業在美國的第二章。
      15:13
  • 封面故事➁

    普萊諾市長蒙斯:我們專為台灣設產業園區

    位於德州的普萊諾市,憑藉稅制優勢、交通便利與科技人才資源,吸引台達電等台廠紛紛設點。從生活環境到營商政策,這座城市正悄然成為台灣企業在美擴張的關鍵基地。
      07:08
  • 封面故事➁

    系統電子董事長李益仁:不去美國,訂單會出問題

    特斯拉一句話,讓台廠系統電子斥資10億元赴美設廠,插旗德州科技重鎮。從藍牙胎壓偵測器到AI備援電池,背後折射出台廠面對風險與訂單壓力時,對供應鏈重組的即時回應。
      07:16
  • 封面故事➁

    環球晶總經理英格蘭: 三棟新廠將成世界第

    美國20年來首座矽晶圓新廠,由台灣環球晶斥資逾千億打造。從原料純度、切割精度到全程自動化製程,致力達到世界最先進水準,更成為推動美國半導體製造重返本土的關鍵力量。
      07:11
  • 封面故事➁

    台塑美國創廠元老:十年免稅,石化王國異地崛起

    從濁水溪畔出發,台塑美國深耕德州四十多年,打造全美產量最大的乙二醇廠。在政府減稅、擴港、水源共建等助攻下,這座石化王國成為「美國新製造」成功典範。
      07:11
  • 前瞻科技業

    學術直通工廠喬治亞理工前進AI實體戰場

    《遠見》記者實地走訪喬治亞理工,直擊跨領域實驗室與產學合作現場,揭開這所「南方MIT」如何打造實體AI創新生態,從教育、研發到製造現場,全面接軌產業應用。
      11:38
  • 前瞻科技業

    前進喬治亞2》締造全美第一的桃樹角整座城都是智慧結晶

    從巴士上向前眺望,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桃樹角市,茂密林蔭拼接成綠色長廊,其間錯落著規劃精密的道路,通往辦公園區和寧靜住宅。看似平凡,但進入後很快能發現不同之處。
      13:09
  • 精采內容

    用爬蟲程式遭判四年AI時代如何劃司法紅線?

    法律科技新創「七法」,以爬蟲程式抓取「法源」資料被告上法院。七法創辦人遭重判四年、賠償1.5億餘元!本案如何討論AI時代下的著作權爭議?劃下哪些司法紅線?
      12:35
  • 精采內容

    主動式ETF掀上市潮六檔產品正式掛牌

    隨著法規鬆綁,台灣迎來主動式ETF的新里程碑。這項新商品,讓投資人多了靈活透明的操作選項,也為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主動式ETF將如何改變市場樣貌,值得關注。
      13:17
  • 精采內容

    台版TISA三大亮點助你揮別退休焦慮

    台灣推出全新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試圖打造全民可參與的長期理財機制。從千元起步、費用透明、標準嚴選,到政策助攻,TISA能否成為解方,引領國人走向穩健退休新未來?
      09:37
  • 精采內容

    全球卡位穩定幣台灣能搶到入場券?

    美國正式立法監管穩定幣,引爆全球金融變局!川普簽署《GENIUS》法案,宣示打造美國為加密資產首都。這場數位金融革命,台灣能否跟上腳步、搶占機會,成為未來資產流通的關鍵推手?
      09:45
  • 精采內容

    旺萊山攜手鳳梨小農嘉義出發進軍日本

    在嘉義民雄的一片鳳梨田中,藥師劉家發翻轉人生,打造全台唯一鳳梨全果應用品牌,從鄉間出發,走向國際,串聯農業、觀光與地方創生,開創農業創新的新典範。
      11:21
  • 精采內容

    馬斯克當活招牌「瘦瘦針」登台搶市

    減重針劑「瘦瘦針」不僅是國際風潮,更成為台灣減重市場大熱門。但除了單支價格喊破上萬元,會讓荷包也「跟著瘦」,一旦停打恐會復胖。減重新招背後,藏有許多「眉角」。
      11:24
  • 好享生活

    走讀.慢旅.樂活品味台灣感性

    Enjoy life 在雜亂街景、老派新潮之間,打開一本書走讀.慢旅.樂活品味台灣感性文/吳婉瑜攝影/黃菁慧你是否曾在某個午後,漫步小鎮街角時,路過一家用鐵皮遮雨的小吃攤,老闆娘正熟練翻動鍋鏟,香氣瀰漫。這類的日常生活,如今成為台灣最動人的風景。這,就是「台灣感性」。在韓國社群上,「대만감성」(台灣
      06:03
  • 好享生活

    在舊礦區山徑間展書頁來場金瓜石閱讀派對

    好享生活這次別只是「路過」,請放慢腳步來此「出走」在舊礦區山徑間展書頁來場金瓜石閱讀派對文/吳婉瑜攝影/黃菁慧6月下旬的某天下午,一群年齡橫跨20到50歲,包括學生、律師、藝術家、上市櫃公司老闆等,來自各界背景的旅人,全體出現在金瓜石唯一的一間教堂「金瓜石教會」,他們正參與一場名為「帶書出走」的閱讀
      06:38
  • 好享生活

    紅磚老屋、潮流選物在赤峰街穿越時空

    好享生活這條街,交織著舊時代工業風與新時代文青感紅磚老屋、潮流選物在赤峰街穿越時空文/吳婉瑜攝影/黃菁慧台北赤峰街,近年從老派街區翻身為熱門商圈,躍為年輕世代的網路打卡熱點。7月中旬,站在建成公園人行道上,微熱的風,從赤峰街的巷弄間穿透而來。擔任光能里里長達15年的陳靜筠指引前行,《遠見》來到一個街
      05:09
  • 名人專欄

    既要、又要、還要

    女︱人︱寵︱自︱己既要、又要、還要吳淡如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雙碩士,現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最近熱愛馬拉松與健身,證明運動是寵自己最好的方式。既要、又要、還要,是日常思考的陷阱,我們卻不覺得這樣有什麼錯。這三位主角,叫做「不可能三角」。你不是個貪心的人,你要求的很少?其實我們陷
      04:14

最近雜誌

  • 遠見雜誌

    NO.0469

    2025-07-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8

    2025-06-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7

    2025-05-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6

    2025-04-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5

    2025-03-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4

    2025-0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3

    2025-0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2

    2024-1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1

    2024-1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0

    2024-10-01

    $ 150 元

月刊 & 其他

Live互動英語 - No.0293

No. 0293

2025-09-01

$ 165 元
ABC互動英語 - No.0279

No. 0279

2025-09-01

$ 165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68

No. 0268

2025-09-01

$ 160 元
世界民航雜誌 - No.0305

No. 0305

2025-09-01

$ 220 元
豐年雜誌 - No.1448

No. 1448

2025-08-15

$ 120 元
零組件雜誌 - No.0405

No. 0405

2025-08-01

$ 100 元
高爾夫文摘 - No.0419

No. 0419

2025-08-01

$ 250 元
美國職籃 - No.0360

No. 0360

2025-08-01

$ 218 元
Live互動英語 - No.0292

No. 0292

2025-08-01

$ 165 元
ABC互動英語 - No.0278

No. 0278

2025-08-01

$ 165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67

No. 0267

2025-08-01

$ 160 元
智動化 - No.0116

No. 0116

2025-08-01

$ 100 元

企業 & 財經

商業周刊 - No.1971

No. 1971

2025-08-25

$ 120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6

No. 2366

2025-08-22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6

No. 1496

2025-08-21

$ 99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75

No. 0675

2025-08-20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5

No. 1035

2025-08-20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30

No. 0830

2025-08-20

$ 153 元
商業周刊 - No.1970

No. 1970

2025-08-18

$ 120 元
證券市場周刊 - No.0982

No. 0982

2025-08-16

$ 44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65

No. 2365

2025-08-15

$ 268 元
今周刊 - No.1495

No. 1495

2025-08-14

$ 99 元
財訊雙週刊 - No.0744

No. 0744

2025-08-14

$ 11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34

No. 1034

2025-08-13

$ 1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