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No.0412

No.412_Oct-01-20
✰✰✰✰✰✰✰ 關於《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出版商:
Global Views 遠見天下
國家/地區:
Taiwan

遠見雜誌 - No.0412 預覽

  • 總編輯的話

    天下沒有白吃的政治午餐

    總編輯的話天下沒有白吃的政治午餐李建興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是我們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最膾炙人口的一句名言,源自經濟學諺語,意謂著,凡是免費的東西,往往會透由暗藏或番外的成本,讓人付出代價,亦有提醒「使用者要付費」的正面寓意。殊不知,在當今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下,這句話竟一舉掀開了國際間暗黑現實的遮羞布,
      04:03
  • 名人專欄

    台灣的生生不息之樹─十個觀念造就十全十美的生命

    觀念衝擊台灣的生生不息之樹─十個觀念造就十全十美的生命高希均(一)克服二個風暴近年來在台灣及華人世界受邀講話時,常以全球化、兩岸關係、經濟趨勢等為題,就會討論到十個相互關聯的觀念與政策。現在以台灣社會為對象,串連起一棵生生不息之樹(見附圖)。但是,這棵生命之樹必須要處理二大風暴,外有兩岸關係的僵持與
      04:30
  • 名人專欄

    切莫同種自相殘從一首歌想起李大釗、共產黨和台灣

    人文與政治之間切莫同種自相殘從一首歌想起李大釗、共產黨和台灣張作錦我童稚之年日本侵華,日軍很快就到了我的蘇北老家。當時社會上流行一首歌,叫《黃種歌》,歌詞是這樣的:黃種應享黃海權,亞人應種亞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種自相殘,坐教歐美著先鞭。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洪水縱滔天,隻手挽狂瀾。方不
      04:48
  • HBR精選

    HBR台灣CEO 100強五大亮點出列

    今年〈2020HBR台灣CEO 100強〉名單中,可看出台灣產業幾個現況與趨勢:例如,科技產業雖占領榜單半數名額,但其他領域實力也不容小覷,市值成長前十名中,有七名是非科技產業。另外,智慧製造和工業4.0,以及5G概念股,將是企業必須掌握的關鍵趨勢。而百強CEO如何帶領企業繼續創造價值,也令人期待。
      09:37
  • HBR精選

    祥碩科技董事長沈振來 躋身台股千金俱樂部

    HBR精選台灣百大CEO專訪篇1〉股后傳奇CEO!祥碩科技董事長 沈振來成功轉進新藍海躋身台股千金俱樂部採訪/楊瑪利、張彥文文/張彥文千金俱樂部」是台股今年以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被市場看好挑戰股價破千的公司超過十家。其中,高速傳輸介面 IC 設計廠祥碩,自5月股價突破千元大關以來,最高達1960元,
      07:34
  • HBR精選

    三大致勝心法打造鋼鐵業「台積電」

    HBR精選台灣百大CEO專訪篇2〉鋼鐵界獲利王CEO!豐興鋼鐵董事長 林明儒三大致勝心法打造鋼鐵業「台積電」採訪/楊瑪利、張彥文文/張彥文成立於台中,已有51年的豐興鋼鐵,在業界有「小中鋼」稱號。雖然產量和營業額(2019年277億),都不及鋼鐵業龍頭中鋼的一成,卻靠著多元化的特殊鋼產品,以及精進工
      07:00
  • 遠見看世界

    國際透視鏡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12:47
  • 遠見看世界

    遠距上班潮讓科技人遠離矽谷

    新冠疫情大舉顛覆全球職場生態,伴隨而來的遠距工作熱潮,對擁擠的高科技重鎮矽谷而言,將產生哪些不同的影響?《遠見》為你帶來第一手觀察。
      09:02
  • 名人專欄

    自閉症與腸胃細菌

    把脈社會自閉症與腸胃細菌洪蘭某日早晨去公園運動時,恰巧看見三位歐巴桑一邊做體操,一邊聊天。她們談話聲音很大,即使不想聽卻也沒辦法,我聽得一個聲音說:這個自閉症是什麼?如果是頭殼的問題,為什麼醫生不是檢查頭,而是檢查糞便?另一個聲音說:這個醫生會不會有問題?頭生病怎麼跟肚子有關係⋯⋯?因我已走遠,剩下
      04:49
  • 名人專欄

    宗教情操

    創新講談宗教情操姚仁祿信仰與情操「宗教信仰」與「宗教情操」大不相同;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一定具有宗教情操,有宗教情操的人,也許是無神論者。近代社會,尤其如此。人類與宗教BBC Future是提供給有意深度思考者的節目,他們的理念是「We believe in truth, facts, and sci
      07:44
  • 國際大師台灣連線

    亞歷克.羅斯:數位策略、地緣政治,領導人必修

    《遠見》本月「國際大師.台灣連線」專欄主角,為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身為趨勢專家,羅斯觀察疫情加速數位發展,也呼籲企業領袖該懂地緣政治,才能在巨變的疫後世界掌握先機!
      13:18
  • 時事看時勢

    人均GDP達3萬美元台灣得靠這個市場加持

    14年前,政院即喊出人均GDP要在2015年達到3萬美元的目標,但未能如願;今年國發會再度提出同樣願景,台灣要如何完成任務,從三張圖可以看出端倪。
      08:45
  • 進擊的產業

    解密道瓊科技新股王Salesforce四大成功基因

    全球最大CRM供應商Salesforce,近來獲利節節高升,還多了「道瓊科技股王」的新頭銜。創辦人貝尼奧夫如何善用四大成功基因,打造獨特企業文化,創造人生巔峰?
      15:38
  • 遠見會客室

    佳世達董座陳其宏:我們要再度讓人尊敬

    佳世達因為當年收購西門子手機失利,銷聲匿跡10年。近年來,它又重啟世人記憶,還是因為收購案,但這次,佳世達要組建大艦隊,領航者則是董事長陳其宏。
      09:38
  • 名人專欄

    21世紀的管理以利他為基礎

    二代學21世紀的管理以利他為基礎後藤俊夫新型冠狀病毒風波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對新冠肺炎後的社會關注也已與日俱增。今年3月初,我被問道:「我可以在哪裡找到後新冠肺炎的管理典範?」我的回答是:「答案就在您周遭的長壽企業裡,因為他們已經克服了許多次的困難。」近幾年來,我有機會見過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們
      06:52
  • 特別企畫

    「科技城」逆襲奪冠「天龍國」跌落神壇

    《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今年罕見上演「小城大逆襲」,向來冠軍非台北莫屬的情節,這回由「科技城」新竹市奪榜首,九大構面排名也有消長。而2020年台灣人口正式走進「負成長」時代,「人口」成為縣市治理的新考驗,百里侯如何面對更嚴峻的挑戰?《遠見》深入剖析!
      21:37
  • 特別企畫

    縣市治理新考驗 人力決定競爭力

    2020年,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回不去了!當城市人口愈來愈少、年紀愈來愈大,全新的治理思惟,攸關城市未來的競爭力。
      07:56
  • 特別企畫

    挺進5G+AIoT 高雄轉型拚成長

    檢視六都十年人口數,高雄是唯一負成長的直轄市,城市發展也陷瓶頸。甫上任的新市長陳其邁,能否帶領這座海洋都市,重塑新面貌?
      07:06
  • 特別企畫

    拚工業扶農業 嘉縣鋪設「回嘉」路

    2017年起,嘉義縣蟬聯人口老化最嚴重縣市迄今,社會遷出率更名列前茅。縣長翁章梁如何擺脫農業縣宿命,把人找「回嘉」?
      06:45
  • 特別企畫

    新移民現身說法 傾吐如何「愛台灣」

    特別企畫吸引外籍人士定居,縣市搶人出招新移民現身說法傾吐如何「愛台灣」文/高宜凡台灣人不婚不生,若要維持人口動能,加強吸引外來移民是重點,地方政府準備好了嗎?移民署統計,外籍人士取得有效居留證的縣市,台中高居全台第三;離島地區的金門則是十年來人口增幅最大縣市,在台中、金門落地生根的外國人,為什麼會選
      09:11
  • 智慧財金

    掌握ETF投資兩趨勢懶人繼續穩穩賺

    2003年,台灣成立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代號0050),近年來在財經作家、網紅YouTuber大力推廣下,ETF成為國人投資顯學。但ETF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操作?
      11:00
  • 智慧財金

    0050成立原因,竟是為了救台股?

    智慧財金0050成立原因,竟是為了救台股?台灣於2003年成立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代號0050)」,很多人不知道,該檔ETF成立的起源,竟是與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有關。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擊敗對手,成為第一位當選的民進黨籍候選人。消息震撼市場,台股出現階梯式下跌,從開票前
      02:52
  • 智慧財金

    盤中零股交易 把台股變年輕了

    年輕人不願投入台股,讓台股高齡化嚴重,藉由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上路,有助於提升小資族參與資金行情,持有零股投資人亦可透過新制「化零為整」;券商還能視為敲門磚,重新與靜止戶往來。
      05:52
  • 名人專欄

    股票的現金股利不一定好

    應為當為股票的現金股利不一定好楊應超我在當分析師這十多年,常被問高現金殖利率股票到底好不好。我覺得市場上有很多誤解,趁機解釋一下。如果一個公司可以發現金股利(這裡不談股票股利,因為基本上跟股票分拆一樣),表示公司財務狀況應該良好。但發現金股利也不一定全好,像我在芝加哥大學MBA學到很重要的「股利無關
      05:37
  • 特別企畫

    「未來移動」台灣隊搶攻兆元商機

    特別企畫自駕、共享、電動車、車聯網,啟動百年變革「未來移動」台灣隊搶攻兆元商機 「燃油車大限」逼近!挪威、英國、荷蘭、法國、德國、印度等國,將在2025 至 2040 年間逐步禁售燃油車輛,全面電動化,達到零排放目標。各大車廠無不繃緊神經,加快轉型腳步。這場「新能源車規格戰」,不只是
      13:35
  • 特別企劃

    未來移動大商機,台灣吃得到嗎?

    特別企畫未來移動大商機,台灣吃得到嗎?表 1 燃油車大限將至,自駕車駛入高速成長期註:2020年為各國現況,非當年開始。綜合整理:林鳳琪表 2 共享、電動車、無人車,未來交通更多元
      00:28
  • 特別企畫

    打造台灣首輛電動超跑行競卻不當特斯拉

    特別企畫未來移動1〉「台灣馬斯克」、松下第三代掌門人洪裕鈞打造台灣首輛電動超跑行競卻不當特斯拉文/林鳳琪台灣也有Elon Musk!」這是有PTT創世神之稱、台灣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對洪裕鈞的形容。洪裕鈞是台灣松下電器創辦人洪健全的長孫。雖身為台灣松下第三代掌門人,但對外界來說,打造出台灣首輛
      05:57
  • 特別企畫

    台塑、豐榮瞄準智慧城市運輸

    特別企畫未來移動2〉客運、物流業搭上自駕潮台塑、豐榮瞄準智慧城市運輸文/林鳳琪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近來多了一輛顯目的12噸重型卡車;卡車不載貨,也沒司機,每日繞著園區「趴趴走」,一會兒爬坡,一會兒轉彎,還能在辨識十字路口及突發路況後,自動停車。這輛全台最大噸數的自駕車,由台塑汽車貨運、台大、明志科大
      06:59
  • 特別企畫

    勤崴、理立自駕系統讓歐美大廠搶著合作

    未來移動3〉國家隊軟硬實力兼具、產業鏈完整勤崴、理立自駕系統讓歐美大廠搶著合作文/林鳳琪日前,一份來自KPMG全球總部發布的《2020自動駕駛汽車準備度》報告,讓台灣再度成為全球焦點。這份針對全球30個國家自駕準備度調查,前三名為新加坡、荷蘭、挪威,台灣首度參加,便擠下德、澳、法,排名第13。KPM
      07:55
  • 特別企畫

    共享智慧機車把城市路網串起來

    特別企畫未來移動4〉高機動性,解決交通壅塞共享智慧機車把城市路網串起來文/林鳳琪我最近把摩托車賣掉了,平常只有上、下班會騎,現在共享電動機車到處都有,很方便呀。」上班族Mindy發現,最近身邊不少親友也跟她一樣,開始使用共享交通運具。剛從歐洲舉家搬回台北,從事科技業的劉先生雖然有兩個小孩,但完全不想
      05:59
  • 特別企畫

    仰賴私人運具逾八成交通問題更嚴峻

    到2030年,全球將有六成人口集中在都市,屆時城市交通將面臨大挑戰。《遠見》調查發現,六都民眾逾八成都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通勤,如何加速交通轉型,已是迫切的課題。
      10:29
  • 封面故事

    新台海危機下的台灣兵法

    封面故事攻防升溫!銀彈、戰機與軍艦齊出,美中台戰雲密布新台海危機下的台灣兵法中美衝突愈演愈烈,甚至已面臨攤牌時刻,恐釀成台海新危機?近期,台灣海峽氣氛異常熱鬧,美國派出41年來最高層級官員訪台,中國軍機頻頻挑釁,我軍進入備戰狀態,美軍更在台灣附近大秀軍力。台中美三方緊繃,誰有制霸全場的王牌?面對台海
      24:37
  • 封面故事

    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注意台灣實質上能獲得什麼

    33年新加坡外交官經歷的馬凱碩,見證無數強權大國欺壓小國的歷史事件。接受《遠見》獨家專訪,馬凱碩從美中台關係詭譎多變當中,深刻剖析小國生存之道!
      14:12
  • 封面故事

    美中兩強爭鋒 台灣人站哪一邊?

    新冠疫情打亂全球經濟,美、中兩大強權的角力未曾停歇。台灣夾在其中,重要程度與日俱增。「遠見研究調查」針對近期數個關鍵國際議題進行民調,並深入解讀趨勢發展。
      10:27
  • 封面故事

    科技業「平行宇宙」 台灣備四套劇本應變

    美國施壓全球,要求對華為全面斷供,嚴重影響華為手機及5G設備生產,中芯也恐將列入實體清單。但中國擁有龐大市場與大數據,不可能輕言舉起白旗,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全球科技業的「平行時空」?
      11:06
  • 封面故事

    美國大選後,六大危機考驗白宮新主人

    美國一向是民主體制的典範,但如今真的變了?川普主打保護主義,反對移民等政策,激化了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對立,造成史上最撕裂的美國,新任總統該如何補救?
      13:53
  • 名人專欄

    美國大選走勢難測民調又要被打臉?

    政經點評美國大選走勢難測民調又要被打臉?周天瑋截至9月中旬,美國大選各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暨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暫時領先,可是從許多角度觀察,民主黨並無十足把握。難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民意調查在美國似乎擁有科學性的存在,卻被一再證明不能依靠,特別在今年
      09:03
  • 名人專欄

    後安倍時代日本的亞太經貿戰略

    全球政經勢後安倍時代日本的亞太經貿戰略蘇宏達安倍任日本首相八年,經歷全球金融動盪,與鄰國的歷史恩怨和領土糾紛,川普貿易戰,乃至於美中雙方不斷升高的對抗。但是,安倍仍成功領航,建構了一個極有利日本的亞太經貿網絡。日本接手領導「跨太平洋伙伴協定」首先,面對川普發動貿易戰,安倍立即採取了兩個策略。一方面,
      04:57
  • 名人專欄

    誰來午餐

    弦外之音誰來午餐尤虹文今年暑假讓美國文化圈騷動的新書,無非是《紐約時報》書評號稱本世紀最重要的著作:甫出版的紀實文學作品《種姓:不滿的根源Caste:The Origins of Our Discontents》,書評人寫到,從翻開書的第一頁起,其強大文字讓他的後背從脖子開始刺痛發麻。這本書主要探討
      04:30
  • 大健康新勢力

    睿智通照服機器人成了日本「救世主」?

    機器人新創企業睿智通,2016年成立於台北,不到兩年,便開發出第一支機器人產品,打入素有「機器人王國」之稱的日本,攻占競爭激烈的長照市場。它是怎麼辦到的?
      07:28
  • 智東西

    歡迎光臨我的孤島解密《動物森友會》

    3月20日上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短短10天全球銷售賣出1000萬套,連6個月拿下遊戲銷售第一名。但這款20年前就開發出來的遊戲,為什麼讓全球玩家為之瘋狂?
      11:02
  • 城市學

    公賣局變身嘉美館「畫都」風華重現

    全新「嘉義市立美術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菸酒公賣局,在建築團隊改造下,三棟老舊廳舍和廢棄倉庫華麗重生,將成為發展地方美學的重要基地。
      08:55
  • 前瞻科技業

    宏碁、台達、訊舟、建準啟動「空氣煉金術」

    時序入秋,台灣還沒告別酷暑,空汙陰影卻悄悄來臨,9月17日斗六測得入秋以來第一個空氣品質「紫爆」,正像是未來兩季猖狂空汙的序曲。台灣科技業有感於空品危機,瞄準民生需求,跨界布局。
      08:39
  • 好享生活

    被世界看見的台灣究極美味

    2020米其林指南出爐,跟著美食聖經尋味
      04:42
  • 好享生活

    JL Studio融入精緻料理精神 釋出熟悉家鄉味

    好享生活米其林二星〉現代新加坡料理 JL Studio融入精緻料理精神釋出熟悉家鄉味文/沈瑜攝影/池孟諭開業三年,2020年對JL Studio主廚林恬耀來說,是嶄露頭角的一年。3月,首度入榜有美食奧斯卡之稱的「亞洲50最佳餐廳」第26名;隨著台中米其林評鑑到來,JL studio一入榜就榮登二星,
      05:03
  • 好享生活

    A Cut復刻乾式熟成技藝 創造五感饗宴

    好享生活米其林一星〉頂級牛排饗宴 A Cut復刻乾式熟成技藝創造飲食五感饗宴文/廖君雅攝影/陳之俊牛排,向來是西餐裡不可或缺的要角;近年來,台灣更興起一股「乾式熟成牛排」風潮,這股風潮的旗手,國賓飯店A Cut牛排館功不可沒。A Cut從食材挑選、廚藝技法到服務水準,在饕客間大名鼎鼎,更讓牛排館化身
      05:14
  • 好享生活

    渥達尼斯磨坊展演田野風情 每道菜都像藝術品

    好享生活米其林一星〉時尚歐陸美饌 渥達尼斯磨坊料理展演田野風情每道菜都像藝術品文/廖君雅攝影/張智傑它,是摘下台灣米其林星星的最年輕餐廳。若以美食界盛傳的2020米其林密探查訪截止期限估算,位於慕舍酒店的渥達尼斯磨坊餐廳,才試營運第41天,今年10月15日才正式開幕。無論傳言與否屬實,身為蟬聯13年
      05:43
  • 好享生活

    金蓬萊傳承酒家菜 老味道變成新經典

    好享生活米其林一星〉傳統經典台菜 金蓬萊三代傳承酒家菜老味道變成新經典文/邱于瑄攝影/張智傑1950年代,政商名流鍾愛流連北投溫泉鄉,席間觥籌交錯、伴隨著那卡西歌聲,成為台式酒家菜的主要特色。創立70年,前身是「蓬萊食堂」的金蓬萊台菜遵古餐廳,早已移址到天母現址,由第三代主廚陳博璿當家,歷經口味不斷
      04:56
  • 餐桌外的哲學

    看見初心,米其林三星前決定轉身

    好享生活餐桌外的哲學看見初心,米其林三星前決定轉身江振誠創辦「Restaurant ANDRÉ」被新加坡米其林指南評鑑為二星,也被評選為全球50間最佳餐廳。在台灣開設「RAW」,2020年獲台北米其林指南評鑑二星。最近上映的紀錄片《初心》,記錄了2018年時我決定收掉新加坡米其林二星餐廳Restau
      03:50
  • 女人寵自己

    當個媽就算刻意,也要溫柔

    好享生活女人寵自己當個媽就算刻意,也要溫柔吳淡如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雙碩士,現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最近熱愛馬拉松與健身,證明運動是寵自己最好的方式。孩子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校外教學回來,我也趁機出差多日,回來時,爸爸偷偷告訴我,她買了禮物給我。不過,等了一天沒表示。我只好小聲問
      04:21
  • 大人的樣子

    喜樂與自尊

    好享生活大人的樣子喜樂與自尊張曼娟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張曼娟小學堂創辦人。創作出版超過三十年,著作逾五十餘本。近年出版《我輩中人》《以我之名》引爆中年話題。經過一個旅遊景點的藝品店,看見門口貼著「尋人啟事」,上面寫著:「我們想要尋找工作伙伴,條件為愛笑、愛乾淨。如果你正好是這樣的人,請推門進來聊
      04:17

最近雜誌

  • 遠見雜誌

    NO.0466

    2025-04-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5

    2025-03-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4

    2025-0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3

    2025-0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2

    2024-12-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1

    2024-11-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60

    2024-10-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9

    2024-09-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8

    2024-08-01

    $ 150 元
  • 遠見雜誌

    NO.0457

    2024-07-01

    $ 150 元

月刊 & 其他

常春藤解析英語 - No.0441

No. 0441

2025-04-01

$ 160 元
常春藤生活英語 - No.0263

No. 0263

2025-04-01

$ 160 元
CNN互動英語 - No.0295

No. 0295

2025-04-01

$ 165 元
互動日本語 - No.0100

No. 0100

2025-04-01

$ 165 元
鄉間小路 - No.1226

No. 1226

2025-04-01

$ 118 元
PC Home電腦家庭 - No.0351

No. 0351

2025-04-01

$ 180 元
畅游行 - No.0146

No. 0146

2025-04-01

$ 84 元
讀者 - No.0172

No. 0172

2025-04-01

$ 80 元
旅讀 - No.0158

No. 0158

2025-04-01

$ 139 元
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 - No.0127

No. 0127

2025-04-01

$ 165 元
EMBA雜誌 - No.0464

No. 0464

2025-04-01

$ 175 元
遠見雜誌 - No.0466

No. 0466

2025-04-01

$ 150 元

企業 & 財經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39

No. 2339

2025-12-14

$ 268 元
商業周刊 - No.1951

No. 1951

2025-04-07

$ 120 元
今周刊 - No.1476

No. 1476

2025-04-03

$ 99 元
大師輕鬆讀 - No.1015

No. 1015

2025-04-02

$ 112 元
天下雜誌 - No.0820

No. 0820

2025-04-02

$ 153 元
先探投資週刊 - No.2346

No. 2346

2025-04-02

$ 268 元
經貿透視雙周刊 - No.0665

No. 0665

2025-04-02

$ 99 元
EMBA雜誌 - No.0464

No. 0464

2025-04-01

$ 175 元
遠見雜誌 - No.0466

No. 0466

2025-04-01

$ 150 元
智富月刊 - No.0320

No. 0320

2025-04-01

$ 129 元
哈佛商業評論 - No.0224

No. 0224

2025-04-01

$ 330 元
經理人 - No.0245

No. 0245

2025-04-01

$ 18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