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Common Health 康健雜誌

康健雜誌 - No.0317

No.317_Nov-01-25
關於《康健雜誌》:創刊於1998年,是一本普及健康常識的雜誌,報導一系列從人到環境,從食品到營養,從運動到心情,從對身體的認知到疾病的預防與醫療,提供健康、快樂、均衡、自信的生活秘訣與最實用可靠的健康生活保健知識,是全家人的健康資訊來源。 ✰✰✰✰ 您原先訂閱的還沒到期嗎?不用擔心,您現在訂閱的期數將會自動接續您先前的最後一期,不會重複浪費!


格式:
文字模式 /PDF / ZINIO
語言:
繁體中文
頻率:
Monthly / 一年12期/ 支援【輕鬆選】
出版商:
CommonWealth magazine Co., Ltd.
國家/地區:
Taiwan

康健雜誌 - No.0317 預覽

  • 康健專欄

    生病再也不茫然

    編者的話生病再也不茫然總編輯│林倖妃在台灣,醫療便利性堪稱世界一流,但這份「方便」的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焦慮。當我們或親人面臨健康挑戰時,多數人的選擇往往只有3種:最近的大醫院、最知名的名醫,或是親友的口耳相傳,甚至不乏求神問卜。然而,盲目崇拜名醫和大醫院,並不是獲得最佳治療的保證。病患蜂擁至醫學中
      03:09
  • 康健專欄

    鼓起勇氣 迎接生命的療癒

    康健專欄鼓起勇氣 迎接生命的療癒楊定一─真原醫遇到不順、心理受傷, 大多數人會把自己限制住,也許是局限在一種認知的框架,也可能困在不由自主的創傷,在各種身心症狀裡走不出來。有些朋友沒有明顯的創傷,但總覺得過去不圓滿,期待有更好的環境、更懂自己的父母、更體 貼的伴侶。不知不覺,隔閡成了許多人內心的常態
      05:18
  • 康健專欄

    未來醫師開的處方 可能是你的專屬益生菌

    康健專欄未來醫師開的處方 可能是你的專屬益生菌吳明賢─精準醫療愈來愈多科學家發現, 腸道菌不只關乎代謝與免疫,還能經由「腸腦軸」影響情緒與大腦功能。當菌相豐富多元時, 身體往往比較健 康;一旦失衡,疾病便容易找上門。早期科學家一直希望找到除了飲食以外的方法,來調整腸道環境。抗生素曾經被寄予厚望,但它
      04:47
  • 康健專欄

    從敬老到厭老 翻轉老的形象與想像

    康健專欄從敬老到厭老 翻轉老的形象與想像賴芳玉─好好變老什麼是老?從法律觀點來看,《老人福利法》明定年滿65歲以上的人是「老人」。至於我們常說的「中年」或「初老」,依《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年紀45歲到65歲是「中高齡者」,65歲以上就是「高齡者」。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
      05:12
  • 康健專欄

    站立辦公與微量運動 減脂、控糖兼提神

    康健專欄站立辦公與微量運動 減脂、控糖兼提神陳豐偉─減壓膠囊現代人若從事辦公室工作, 往往整天久坐盯著電腦,多坐少動,影響身體健康甚大。最近有個西班牙研究經過精準的測量,發現工作時如果一天能「站立辦公6小時」,可以多消耗45卡熱量。換算起來,如果站立辦公2小時,熱量可消耗15卡。看起來不多, 但一整
      05:35
  • 康健專欄

    明天會更老 不如昨天也沒關係

    康健專欄明天會更老 不如昨天也沒關係劉秀枝─逆齡時代9月天,參加高爾夫球隊的月例賽,共有45位球員出席,個個生龍活虎,志在得獎。我們是70多歲的元老組,意在聯誼,三缺一,加入一位50多歲的生力軍曉蓉。一見面,她就很焦慮地說:「我母親怎麼一下子記憶變壞了!」我說:「先發球,我們有4個小時可以慢慢聊。」
      05:37
  • 醫療趨勢

    鎂光燈外的災難醫療超人 40 小時搶回百條人命

    當媒體目光聚集在災後「鏟子超人」的志工義舉,鮮為人知的是,花蓮災難醫療隊與新北特搜大隊這2支台灣最頂尖的隊伍合作無間,40小時內合力救治119位傷病患,讓有限的救護車與後送醫院得以保全量能。謝謝你,災難醫療超人!
      09:42
  • 醫療趨勢

    憂鬱症診斷不再大海撈針 抽血就能找到對的藥?

    僅約三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對第一次使用的藥物有明顯反應,其餘則是效果有限,往往必須不斷試藥,陷入漫長又反覆的治療歷程。最新的抽血檢測是否能更精準?
      04:35
  • 醫療趨勢

    無痛、免清腸 腸道超音波能取代大腸鏡?

    腸道超音波技術有無痛、免清腸、不需空腹及零輻射等優勢,適用於追蹤發炎性腸道疾病。腸道超音波能取代大腸鏡,進行大腸癌及息肉篩檢嗎?
      06:55
  • 醫療趨勢

    沒有答案可以抄 台灣要寫自己的超高齡解方

    當人人都可能活到100歲,對台灣是挑戰、也是機會。《康健》在去年推出超高齡社會白皮書,今年和立委王正旭合作,前進立法院舉辦公聽會,邀集10個部會一起為台灣找新解方。
      05:26
  • 真健康飲食

    鮭魚、秋刀魚都可能藏毒 煮熟也無法去除

    鯖魚、旗魚、秋刀魚、鮭魚、鬼頭刀等常見魚類,假使保存不當,竟有潛在「中毒」風險?專家提醒,部分海鮮含有天然毒素,其耐熱的特性,即使「煮熟」也無法完全去除。哪些魚要特別注意?食用後,出現哪些症狀該立刻就醫?
      06:52
  • 真健康飲食

    健康餐也踩雷 糙米竟讓血糖飆比白飯快

    總是覺得容易餓、情緒不穩或睡眠品質差?答案或許不是單純的生活壓力,而是血糖在作怪。有些公認的「好食物」,卻可能在你體內引爆血糖危機。醫師親身實驗,整理出隱藏的6種常見血糖體質。
      07:04
  • 封面故事

    看病不能靠運氣! 醫療品質不該藏在黑箱裡

    2025 特色醫院看病不能靠運氣! 醫療品質不該藏在黑箱裡文.鄧桂芬「醫師,你會不會開脊椎手術?」一位老太太在門診問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院長黃炫迪,眼裡含著淚。她多年飽受脊椎疾病所苦,常拜託兒子接送就醫。某次聽朋友介紹,執意到一家醫院開刀,儘管兒子極力反對,她仍花了近60萬元接受手術。沒想
      08:53
  • 封面故事

    唯有資訊透明 病人安全才有保障

    健保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已20年,使用率卻不高。署長陳亮妤指出,真正的醫療進步,不只在技術,更在資訊透明。她強調,讓民眾「有權知道」,是邁向健康賦權與安全醫療的重要關鍵。
      05:34
  • 封面故事

    肺阻塞

    2025 特色醫院 最常見疾病1肺阻塞病情複雜易惡化,團隊與追蹤管理更重要肺阻塞(COPD)是因為肺部支氣管長期發炎、變窄,造成氣流受限的慢性疾病。相較於氣喘,出現咳、喘、痰的症狀更明顯,嚴重者甚至每年得住院1次以上。一旦病情惡化,肺功能會一路下滑,住院時常需使用呼吸器;部分病人還可能因長期缺氧、活
      02:33
  • 封面故事

    從「急性救火」到「慢性整合」 靠AI 與精準復原創造典範

    2025 特色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從「急性救火」到「慢性整合」 靠AI 與精準復原創造典範文.謝佳君彰化基督教醫院自2011年起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簡稱肺阻塞,COPD) 整合照護計劃,並於2017年起,3度通過醫策會「慢性阻塞性肺病照護品質認證」。照護團隊成員、彰基副院長林慶雄直言
      06:10
  • 封面故事

    氣喘

    2025 特色醫院 最常見疾病2氣喘氣喘照護2 關鍵:正確吸藥、持續治療每年入秋後天氣轉涼、空氣品質變差,加上病毒流行季到來,氣喘病情特別容易惡化,而氣喘照護的目標為長期控制,以減輕症狀與降低惡化風險。減輕氣喘的關鍵在於病人用藥是否規律、方法是否正確。由於用藥主要以吸入性類固醇為基礎,若吸入劑使用方
      02:31
  • 封面故事

    醫病一起出遊! 用行動打造最暖的氣喘照護

    2025 特色醫院 衛福部桃園醫院醫病一起出遊! 用行動打造最暖的氣喘照護文.張雨亭里長帶里民出遊很普遍,但醫護與病人一起出去玩恐怕不常見。桃園醫院氣喘病治療團隊卻和病人一起遊宜蘭、大溪,將照顧延伸到戶外。帶病患出門一日遊並不容易。「病人上車前,我們都要確認一早吸氣喘藥、隨身有沒有帶急救藥,」桃園醫
      04:01
  • 封面故事

    糖尿病

    醫療支出最高1糖尿病達標≠做到位,落實執行才是真功夫糖尿病照護早已有完整的結構性標準,像是病人應該多久檢查一次糖化血色素、空腹血脂、蛋白尿、眼底視網膜等項目,以及日常飲食該注意哪些重點,這些都需要透過衛教不斷提醒與追蹤。因此,在評選指標中也納入「病人加入照護方案比率」,以反映醫院的執行落實程度。整體
      01:55
  • 封面故事

    科技與跨專業團隊並行 打造智慧一條龍照護

    2025 特色醫院 童綜合醫院科技與跨專業團隊並行 打造智慧一條龍照護文.葉懿德48歲的張女士3年前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酮酸中毒,緊急送進童綜合醫院搶救。出院後,她導入連續血糖監測(CGM)與自動胰島素幫浦(AID),生活品質明顯改善。32歲的林小姐懷孕時血糖控制困難,短期租用AID,寶寶平安出生。
      04:08
  • 封面故事

    腎臟病

    2025 特色醫院 醫療支出最高2腎臟病離家近、有團隊、能持續諮詢,守住腎臟健康腎臟病的發展多半起於風險因子,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長期服用止痛藥的痛風患者。當腎臟發生急性損傷且超過3個月未恢復時,就會進入早期慢性腎臟病。因此,風險管控是腎臟病照護的核心。在疾病尚未發生前應積極預防;一旦進入
      02:26
  • 封面故事

    醫護團隊扁平化及跨科合作 提供腎友一站式全人照護

    2025 特色醫院 亞東醫院醫護團隊扁平化及跨科合作 提供腎友一站式全人照護文.梅緣緣下午時分的亞東醫院血液透析中心,躺在大面落地窗前的腎友們,有人滑手機,有人看著電視或閉眼休息。每個人身旁連接著的血液透析機緩慢地運轉,一條條暗紅色的管線在白 色調的室內格外醒目。說到慢性腎臟病,不少人直覺想到就是這
      05:24
  • 封面故事

    人工關節手術

    2025 特色醫院 手術量最多1人工關節手術關鍵不在價錢,在醫師專業與整體照護關節手術是骨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高品質的手術需確保安全,也需兼顧術後恢復和整體照護品質。其中,感染率是衡量手術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感染風險與多項因素相關,包括病情嚴重程度、醫師經驗、手術室的無菌控管等。若醫院常收治重症病
      02:25
  • 封面故事

    持續精進人工關節手術 要讓病人能用一輩子!

    2025 特色醫院 台北榮總持續精進人工關節手術 要讓病人能用一輩子!文.邱宜君「人工關節是要讓病人用一輩子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回憶10多年前,金屬對金屬人工關節引進台灣時,帶動許多醫院使用,但他認為可能有釋出金屬離子風險,堅持觀察2年再 決定。果然不到2年,該產品全球下架。「因為我們看長期,用
      06:23
  • 封面故事

    子宮肌瘤手術

    2025 特色醫院 手術量最多2子宮肌瘤手術從住院天數、再住院率,看懂手術品質子宮肌瘤手術是婦產科的大宗手術,因為量大,在各醫院算是成熟又穩定的手術項目。通常醫師會依照子宮肌瘤的狀況,建議病人選擇開腹手術、傳統微創手術或達文西手術。在理想狀況下,病人術後5天內可以出院;若住院超過7天,可能與併發症或
      02:11
  • 封面故事

    讓微創治療更極致 從高雄走向世界的婦科力量

    2025 特色醫院 四季台安醫院讓微創治療更極致 從高雄走向世界的婦科力量文.梁惠明走進四季台安醫院,候診區裡滿是孕婦與家屬,氣氛與一般醫院不太一樣。相較於大醫院腹腔鏡多是多科共用,1993年以產科起家、2006年更名為四季台安醫院後,院長莊國泰即設立南台灣罕見的婦科「腹腔鏡手術中心」,並邀請高雄榮
      05:47
  • 封面故事

    急性心肌梗塞

    2025 特色醫院 急救介入需求最大1急性心肌梗塞到院90 分鐘搶命,出院照護也不能斷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因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堵塞愈久,損傷愈重,死亡率約10%。因此治療必須搶快,「時間就是肌肉(心肌)」正是最佳註解。要多快?建議病人送達急診後10分鐘內完成診斷,80分鐘內打通血管,整體
      02:20
  • 封面故事

    心導管室內外的接力戰 用速度與溫度把搶救延伸到生活

    2025 特色醫院 嘉義長庚醫院心導管室內外的接力戰 用速度與溫度把搶救延伸到生活文.梅緣緣心導管室內,醫師和護理師正在與時間賽跑;而心導管室外10多台螢幕上密密麻麻的生理參數,監測著手術台上患者的生命徵象。導管室內外靠著醫護通力合作,把患者從鬼門關前拉 回來。根據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全台平均每22
      05:50
  • 封面故事

    腦中風

    2025 特色醫院 急救介入需求最大2腦中風關鍵不只黃金3 小時,更在跨科團隊的無縫接力腦中風是成人失能主因,照護品質的關鍵在於能否把握「到院後的黃金治療時間」,並落實急性期後的連續照護,包括出院準備、復健與用藥追蹤和提供心理支持,協助病人面對可能伴隨的失智、憂鬱等後遺症。醫院若能組成「跨科」且具「
      02:30
  • 封面故事

    從搶時間到不斷線照護 建構最完整腦中風救治鏈

    2025 特色醫院 奇美醫院從搶時間到不斷線照護 建構最完整腦中風救治鏈文.邱宜君「很多人以為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是3小時,其實那是舊資料,」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謝孟倉解釋,根據國際治療指引與健保規範,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治療時間,血栓溶解劑的施打要在4.5小時內,執行動脈取栓手術要在24小時內,兩
      06:33
  • 智慧健康

    走超過1 萬步竟變不快樂? 哈佛揭密「幸福步數」

    幸福感與運動量不完全成正比!每天走約5千步最令人快樂,超過1萬步反而微幅增加悲傷感。除了步數,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也是提升快樂的關鍵,在忙碌的生活中,哈佛研究告訴你如何有效增加幸福感。
      07:46
  • 慢病聰明解

    飯前多做2 件事 不花錢也有「瘦瘦針」效果!

    做一樣的運動、吃一樣的食物,但只要改變時間,對身體就能產生不同變化。研究也發現,飯前喝水,不用花大錢,就有類似打「瘦瘦針」的效果。
      06:53
  • 關鍵人物

    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 讓病人不只延命,要活得好

    30年前,台灣多數癌症的治療仍是手術當道,藥物受局限、病人選項稀少,臨床試驗與新藥審查制度也遠未成熟。當時誰能預見,如今治療肺癌,竟能依據基因突變給藥,有效率動輒超過7成。站在醫療飛躍的時代轉捩點上,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不僅是見證者,更是改革的實踐者。
      08:41
  • 特別企劃

    一袋血的勇氣

    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的場景,不再只是螢幕上的熱血情節。一場發生在新北萬里的重大車禍,讓驚心動魄的搶救劇情在現實中上演。這起全國首例「院前輸血」成功案例,將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從醫院內推進到事故現場,為台灣的緊急救護體系寫下歷史新頁。
      08:54
  • 特別企劃

    救命起跑線提前! 台灣救援制度大解密

    「失血」是創傷後最常見的可預防死因,在台灣,緊急救護系統面對大量出血的傷患,能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一群來自消防、醫療界的熱血先鋒,試圖將救命的起跑線提前到事故現場,透過「雙軌派遣」模式,為院前輸血開啟新頁,這不只是一場由下而上的救護革命,更是攸關你我生命的「超前部署」。
      09:42
  • 健康生活

    多吃蔬果、亮光下吃早餐 竟能讓晚上更好睡?

    失眠,是現代人普遍的困擾。在安眠藥用量逐年攀升的背後,其實有更天然、簡單的方法,能幫助你重拾一夜好眠。許多研究都指出,透過調整飲食習慣,從每天的餐點中補充特定營養素,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更能全方位提升身心健康。
      08:59
  • 健康生活

    生活,必須走在藥的前面

    明明是醫師,卻說「開藥是最後手段」,美國「藍區健康(Blue Zones Health)」首席醫療長戴辛格,是生活型態醫學先驅,他如何重新定義治療?台灣能成為下一個藍區嗎?
      10:19
  • 健康生活

    為什麼你需要「旅遊避險」?

    急診醫師王士豪兼具急診、航空與高海拔醫學背景,尤其在高海拔醫學領域,更是全球排名前2.5%。他的診間跨越山巔、高原,甚至馬拉松賽道,坐擁20年資歷,為何他堅持推動「旅遊避險」?
      05:07
  • 中西醫合療

    「清冠一號」推手蘇奕彰: 用心熬的粥,比藥更有效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家中,包括他自己、哥哥和兒子,共有3位中西醫醫師,一起照顧高齡父母親。多年來,他認為有3個關鍵要掌握。
      09:01
  • 康健專欄

    補氣、強筋、動起來! 破解肌少症虛弱之謎

    康健專欄補氣、強筋、動起來! 破解肌少症虛弱之謎孫茂峰─破除中醫藥迷思「孫醫師, 我最近覺得愈來愈沒力,走兩步樓梯就喘,提個東西手都在抖,是不是年紀到了就這樣?」張先生來求診,詢問時語氣透著疲倦與無奈。我仔細看著他,發現他走路的步伐有些不穩,手腳也顯得有點瘦。「張先生,您平常有在 運動嗎?吃得還好嗎
      05:21
  • 康健專欄

    從黑白人生到紫色希望 她用色彩療癒悲傷

    康健專欄從黑白人生到紫色希望 她用色彩療癒悲傷原本只是進行健康檢查,薇拉的先生卻意外檢出罕見的惡性肉瘤,醫師宣告只剩3個月到半年可活。薇拉回想,「他平日根本沒有症狀,我真的無法相信。」先生的病情無法開刀,先採取化學治療,但療效不佳,所幸加入臨 床試驗,靠著標靶藥撐過4年,遠超過預期壽命。「每次治療完
      04:59
  • 康健好讀

    學會如何與情緒溫柔同行

    每個人因為死別而感受到的悲傷程度不同,有些人無法把悲傷的心情說出口,胸口像是被人一把抓住,簡直要被壓扁;有些人則無法接納現實,感受不到一切,連哭都哭不出來。
      05:10

最近雜誌

  • 康健雜誌

    NO.0316

    2025-10-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5

    2025-09-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4

    2025-07-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3

    2025-05-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2

    2025-04-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1

    2025-03-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10

    2025-01-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09

    2024-11-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08

    2024-10-01

    $ 238 元
  • 康健雜誌

    NO.0307

    2024-09-01

    $ 238 元

月刊 & 其他

世界民航雜誌 - No.0306

No. 0306

2025-11-01

$ 220 元
常春藤解析英語 - No.0448

No. 0448

2025-11-01

$ 160 元
PC Home電腦家庭 - No.0358

No. 0358

2025-11-01

$ 180 元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 No.0288

No. 0288

2025-11-01

$ 235 元
畅游行 - No.0153

No. 0153

2025-11-01

$ 84 元
讀者 - No.0179

No. 0179

2025-11-01

$ 80 元
料理‧台灣 - No.0084

No. 0084

2025-11-01

$ 144 元
旅讀 - No.0165

No. 0165

2025-11-01

$ 139 元
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 - No.0134

No. 0134

2025-11-01

$ 165 元
EMBA雜誌 - No.0471

No. 0471

2025-11-01

$ 175 元
好房 - No.0139

No. 0139

2025-11-01

$ 99 元
CNN互動英語 - No.0302

No. 0302

2025-11-01

$ 165 元

健康 & 戶外

畅游行 - No.0153

No. 0153

2025-11-01

$ 84 元
旅讀 - No.0165

No. 0165

2025-11-01

$ 139 元
康健雜誌 - No.0317

No. 0317

2025-11-01

$ 238 元
豐年雜誌 - No.1450

No. 1450

2025-10-15

$ 120 元
高爾夫文摘 - No.0420

No. 0420

2025-10-01

$ 250 元
美國職籃 - No.0362

No. 0362

2025-10-01

$ 218 元
畅游行 - No.0152

No. 0152

2025-10-01

$ 84 元
SUPER MOTORS - No.0115

No. 0115

2025-10-01

$ 336 元
旅讀 - No.0164

No. 0164

2025-10-01

$ 139 元
行遍天下 - No.0392

No. 0392

2025-10-01

$ 75 元
康健雜誌 - No.0316

No. 0316

2025-10-01

$ 238 元
一手車訊 - No.0418

No. 0418

2025-10-01

$ 120 元